記者日前在基層採訪時發現,一些地方的部分黨員干部脫離群眾現象依然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見不到群眾的問題仍然突出。廣大群眾期待: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
不會“融入”:
講話匯報口若懸河,面對群眾結結巴巴
近日,記者隨東部某省一名廳長深入基層調研,在與群眾交流時,這位領導在問了“家裡幾口人”“收入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困難”等幾個簡單問題后,竟不知如何繼續交流下去,最后在身邊人員的圓場下尷尬收場。
“說實話,在機關待久了,跟群眾打交道確實少了。”他私下向記者坦承,有時見到群眾,除了寒暄,真不知該聊些什麼。
“開大會作報告都在行,怎麼見到老百姓就沒得談了呢?”一位在場人士事后納悶。
現實中,這種現象並不少見。一些領導干部有時雖然“身入”群眾,但卻放不下架子,缺乏親和力,不了解群眾的所急所需所想,不會講群眾樂意聽、聽得懂、能管用的話。
記者在基層採訪發現,一些干部開會講話,或向上級匯報工作時口若懸河、頭頭是道,一旦去了村庄社區、工地廠礦直面群眾時卻“結結巴巴”,不知道如何與群眾“打成一片”,也就查不清基層的實情,摸不准群眾的訴求。
“不會融入群眾,反映了當前有些干部並沒有找准自身定位,擺正群眾位置。”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濱認為,這種錯位的群眾觀導致了一些干部習慣於“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不重視學習掌握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由此造成一些事關公眾利益的決策缺乏“民意”基礎,容易拍腦袋、瞎決策,引發群眾不滿。
記者近日在北京、天津、安徽等地隨機採訪了數十位群眾,他們表示,希望干部多深入群眾“接地氣”,放下架子,不打“官腔”,真心傾聽群眾呼聲,解決實際問題。隻有這樣,群眾才願意“掏心窩子”。
不願“心入”:
吃喝游娛時間充裕,群眾工作抽不開身
記者在大別山區走訪時,當地一些困難家庭群眾告訴記者,這麼多年,鎮裡干部基本沒上門過,更別說縣裡干部了。“領導到群眾家裡的場景,隻在電視裡看到過!”
談及深入群眾時,一些干部往往以工作忙、抽不開身為理由。然而,有的卻將大把時間花在公款吃喝等事情上。
日前,中央紀委通報了8起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問題,其中包括部分干部吃喝游娛現象。
“沒有時間就是借口。”採訪中有群眾質疑:吃喝游娛有大把時間,做群眾工作就沒時間?為何不把這些時間花在密切聯系群眾上?難道群眾路線隻被挂在嘴上、寫在文件裡嗎?
群眾反映,部分干部不願“身入”更不願“心入”:要麼借口公務繁忙,浮在上面,認為群眾有事自然會找上門來,走基層邁不開腿﹔要麼下去了也是“隔窗看景、走馬觀花”,不用心與群眾交流,最后變成走過場、做樣子。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這暴露出個別干部對群眾感情淡漠,認為自己比群眾“高一等”,基層調查研究習慣於“看材料、要數字、催報表”。
更有甚者,一些干部對找上門來的群眾“厭煩不已”。近日,河北任丘市環保局副局長讓舉報企業排污的群眾“滾出辦公室”。記者了解到,任丘市政府已決定將涉事副局長停職。該副局長已就自己的粗暴言語向群眾當面承認錯誤並賠禮道歉。
“干部腳下沾多少泥土,群眾心裡就有多少感情。”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吳亦明認為,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將群眾路線真正裝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
不敢“深入”:
表現政績爭先恐后,遇到矛盾騰挪躲閃
採訪中,有村民向記者反映,找干部反映問題有時很難,面都不讓見。
“碰到矛盾騰挪躲閃”,成為一些干部不敢直面矛盾的真實寫照。專家認為,有的干部表現政績時爭先恐后,卻害怕面對矛盾、解決難題,不願傾聽批評。
記者在基層採訪中曾遇到諸如小區污水外溢、拖欠農民工工資、征地拆遷等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普遍規律是,群眾此前反復向有關部門反映,但見不到干部回應,或被“踢皮球”,最終導致“小事拖大”。
“一些干部長期脫離群眾甚至損害群眾利益,不僅自己不敢直面群眾,當上級領導深入轄區調研時,也往往‘提前做好工作’。”安徽一位縣政府工作人員透露說,甚至領導到哪個村、進哪一家都是“用心安排”,想方設法把那些有意見,有可能說真話、報實情、反映實際問題的群眾“隔開”。
安徽省紀委原黨風黨紀監督員李益湘認為,領導干部要不怕坐冷板凳,不怕掉架子,不怕碰釘子,直面群眾意見和批評,有問題認真解決,有矛盾努力化解,以心換心方能贏得群眾信任。
“感情問題摻不了假,部分干部距離群眾遠了,群眾對干部的感情自然也淡了。必須下大功夫,以實際行動拉近與群眾的感情。”辛鳴說。
(據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記者劉元旭、凌軍輝、姜剛)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