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工作案例庫

貴陽市南明區:“社區服務365”凝聚黨心民心

2013年07月29日16: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一、背景與起因

  南明區總面積209.34平方公裡,總人口80萬,轄4個鄉、13個街道辦事處、3個社區服務中心,是貴州省會貴陽市的中心城區之一,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近年來,南明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奮力趕超、聚力跨越、率先發展,全力打造名副其實的首善之區、生機盎然的魅力之都、群眾公認的幸福之城,全區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隨著南明區城區建設的不斷加快,傳統的社區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一是需要強化服務理念。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社區還是以管理為主,存在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與居民群眾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二是需要轉變服務方式。傳統的服務方式比較單一,社區志願者參與服務的自發性較大,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多樣化的客觀需要,社區服務功能整合和優化的空間較大。三是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在城市中心繁華區,由於房源限制,許多社區都是“老社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質量和效果。四是需要整合服務載體。各社區在開展為民服務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好的做法,如設立“愛心超市”、“綠色網吧”、“四點鐘樂園”、“居家養老服務”等,但也存在著“黨建資源缺少整合手段、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缺少平台、黨建工作缺少抓手”等情況。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需要進一步整合社區資源,讓更多社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開展創先爭優和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以來,南明區積極創新基層黨建機制,以社區黨建為統領,以服務群眾為宗旨,按照“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的要求和“依托載體、示范推廣、整體推進”的思路,精心打造針對性強、便於操作的“社區服務365”活動載體,科學整合各方資源,貼近基層需求,回應黨員關切,順應群眾期盼,全面梳理、整合和創新社區工作的經驗和做法,構建社區服務體系,拓展社區服務內容,創新社區服務方式,形成了“服務平台多元、服務隊伍優質、反應系統快速、評價機制健全”的新格局,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一年365天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

  二、基本做法

  (一)打造多元服務平台,為群眾提供多樣服務

  南明區緊緊圍繞服務居民群眾這條主線,按照承載力強、帶動力強、聯合力強的原則,先后投入550萬元,打造140個社區服務接待場所,統一辦事流程和服務事項,公開工作人員姓名和崗位職責,公布首問責任制、工作責任制等相關制度,真正實行“陽光服務”,切實做到“一個大廳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門式服務,一站式辦結”,用服務凝心聚力。一是建立“365”民情服務站。開通“社區服務365”民情熱線電話,安排專人值守,對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及時記入《365民情日記簿》,做到“日產日銷”。每月5日、15日、25日,社區書記和主任輪流到“民情接待站”值班,為群眾排憂解難。二是建立急難特事服務站。對居民反映的急事、難事、特事,採用“特事特辦”方式,第一時間進行調查了解並及時加以解決。矗立在中南轄區兩個鏽跡斑斑的塔吊是周邊居民的心病,中南社區“急難特事服務站”接到居民反映后,多次與塔吊監管單位、產權單位協調聯系,先后5次召開關於拆除塔吊安全隱患的協調會議,最終成功拆除了這顆影響周邊居民安全的“定時炸彈”,治好了居民們的“心頭病”。三是建立愛心互助站。以“晚霞彩帶”為紐帶,為轄區獨居、空巢、孤寡、特困老人提供日常照顧、緊急求助、信息咨詢等服務。“愛心超市”定期向公共戶單位、社區黨員、居民群眾籌集幫困物資。“連心橋”利用“愛心QQ”與愛心人士互動連心、與企業單位開展“一幫一”救助活動。四是建立黨員先鋒站。向轄區黨員提供黨務政策咨詢、轉接黨員組織關系等服務,搭建黨員學習、交流與活動平台。開展黨員服務基層先鋒行活動,組織黨員到社區認領崗位,1.1萬名黨員帶頭參與社區事務、帶頭服務群眾,形成1個黨員發動10名群眾為社區建設作貢獻的“1+10”效應。五是建立文化活動站。提供電子閱覽、圖書借閱、遠程教育等服務。設立“四點鐘樂園”,由社區工作者、學校老師、青年志願者及轄區“五老”擔任輔導員,每天下午4點以及學校放假期間,義務對社區未成年人進行課外指導,切實解決了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

  (二)建設優質服務隊伍,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

  以提高服務能力為立足點,多措並舉,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服務隊伍,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解難人。一是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為選配公道正派、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領頭雁”,各社區領導班子全部通過“公推直選”或“兩推一選”的方式產生,得到了黨員群眾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在全區第八屆村(居)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共有71個社區黨組織實行“公推直選”,佔總數的50%以上,其余社區也全部採用“兩推一選”的方式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二是組建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區財政投入100余萬元,分別與省委黨校、貴州民院等聯合舉辦社區工作人員學歷教育培訓班,為340名社區工作人員提升本科和大專學歷。選聘具備一定文化素質和特長的年輕人到社區工作,不斷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區財政每年投入455萬元,把社區委員的生活補貼從2005年的人均500元增加到1000元,為527名社區委員辦理了社會保險,進一步穩定了社區工作者隊伍。三是建立黨群志願服務隊。“我們的辛苦,百姓的幸福。”南明區動員和整合社區黨員、駐社區單位黨員、社區熱心群眾、社會志願者等各個方面的服務力量,組建了345支黨群志願服務隊,並制作社區黨群志願服務隊公示牌和隊員名片,公示服務隊具體職責和隊員基本情況、聯系方式等,深入開展“黨(團)員社區服務先鋒行”活動,進千家門、察千家情、解百姓憂。

  (三)構建快速反應系統,為群眾提供快捷服務

  通過“快速受理系統”和“快速辦理系統”及時、便捷、高效地快速辦理各項事務,在第一時間向社區群眾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一是構建社情民意快速受理系統。通過電話,可以向有專人值守的民情熱線反映服務需求﹔通過網絡,敲敲鍵盤就可以通過“惠民通”手機短信平台、“心連心”黨建微博、“365服務QQ群”提出咨詢﹔通過“民情服務站”的周到接待,“民情聯絡員”的上門走訪,以及“民情聯心卡”的無縫銜接,群眾的意見訴求可以“面對面”地收集和反饋。“快速反應系統”收集到的每一個意見建議和需求,都會被詳細地登記下來,為社區服務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辦理醫保、辦理居住証、轉接黨員組織關系,需要帶上哪些個人資料,這樣的事在以往,要到各部門來回咨詢,折騰幾次,現在通過“社區服務365”的“快速反應系統”,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掌握。龍洞轄區居民劉昱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社區服務365”民情熱線獲悉后,立即多方籌集4萬余元為其醫治。二是構建急事難事快速辦理系統。在時間約束上實行“五分鐘限時答復”,對群眾提出的咨詢類問題,在五分鐘內告知辦事程序、所需資料等相關信息,對預約、需求類問題,在五分鐘內告知服務時間、服務責任單位(人)以及聯系方式等相關信息。在工作方法上實行“AB角工作制”,每一個崗位都安排A角和B角,A角的同志在服務大廳接待群眾、辦理事件時,B角的同志就深入社區院落、居民樓棟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問題,兩個崗位互為補充,確保服務無間隙。整合各類資源,建立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社區單位“五位一體”的社區服務協商處理機制,定期對社區服務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及時商討解決辦法,從人力和機制上為“快速辦理”護航。

  (四)健全群眾評價機制,為群眾提供滿意服務

  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實績的主要標准,建立完善群眾評價機制。區委要求,365天是一年的天數,也是社區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要用干部每天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一是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在各服務窗口安裝“滿意度”評價器,由群眾在服務結束后第一時間進行按鍵測評,社區工作者連續三個月測評滿意度達不到95%以上的,取消該社區當年參加服務星級評定資格,並要求進行整改。社區中介服務組織連續三次測評滿意度達不到95%以上的,取消中介服務組織的服務資格。二是評選社區服務能人。全區每三年評選一次“十大社區服務能人”,由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命名表彰,給予一次性物質獎勵。社區主要負責人年終考核評定為合格等次以上的,發放業績考核獎勵。三是開展社區服務星級評定。實行社區服務星級“升降機制”,通過逐項量化的方式,組織社區干部、群眾參加,定期考核評定社區服務星級,當年星級上升的給予獎勵,並頒發獎牌,星級下降的要求進行整改。四是推行“三會一評”制度。“意見收集會”負責收集和歸納整理有關意見,“議題討論會”提出具體的辦理建議,“議事決策會”進行逐項討論、審議和辦理,年底由社區主要負責人對社區各界代表進行述職並接受其評議。“三會一評”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基層民主,激發了社區各方面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

  三、成效反響

  南明區突出服務人民群眾,深入開展“社區服務365”工作,體現了創先爭優活動的要求,拓展了為民服務的新途徑,增強了社區黨建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在140個社區營造了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受到了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成為名副其實的“民心工程”。

  一是拓展了為人民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以優化基層黨建資源配置、創新社區服務方式、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著力點,靈活設計工作載體、有效整合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最大限度地延伸了社區服務功能,為不斷提升社區綜合服務水平開辟了廣闊新路。通過開展“社區服務365”,使服務范圍由“窄”變“寬”,使服務層級由“淺”變“深”,使服務方式由“老”變“新”,把服務“一竿子插到底”,更切合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為居民群眾提供了一年365天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貼心服務。“社區服務365”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共設立民情信箱421個,開通民情熱線156部,發放民情聯心卡2萬張,建立民情聯絡員隊伍1030人,建立健全365民情日記簿等有關工作制度91項,受理辦結涉及民生的各種問題8100多件,改造背街小巷破損道路11條,清除衛生死角、暴露積存垃圾、建筑廢料等7500余噸,清掏排污溝2650余米。

  二是增強了社區黨建工作的感召力。開展“社區服務365”工作,使各基層組織更加了解群眾意願、傾聽群眾呼聲、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努力為民辦事,從根本上維護和發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服務“觸覺”扎根基層,“嗅覺”更靈敏,反應更快捷,讓老百姓辦事既省力又省心、既省時又省錢,真切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各級組織的關懷。“隻跑一趟路,隻進一扇門,隻找一個人,辦成想辦事”,受到了基層黨員群眾的普遍歡迎,廣大群眾對各級黨組織的滿意度普遍提高。最近,在對街道社區實際工作人員、居委會班子成員以及居民群眾319人開展的問卷調查中,對 “社區服務中心開展便民利民服務情況”指標綜合評價為“好”的佔98.43%,對“社區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情況”指標綜合評價為“好”的佔98.43%,對“社區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情況”指標綜合評價認為“好”的佔98.12%,對“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指標綜合評價認為“好”的佔98.12%。

  三是增強了社區黨建工作的凝聚力。開展“社區服務365”,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使原來分散在各個社區的工作方式和服務載體得到有效整合,真正實現了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目標,使社區抓黨建工作有章可循,更加便於總結經驗、推陳出新、推進工作。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區域化黨建工作范疇,已組建非公黨組織554個,進一步擴大了區域化黨建工作的覆蓋面。“社區服務365”工作搭建了區域化黨建工作平台,有效整合社區內的各種資源,為隸屬不同單位、行業和黨組織的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帶動了區域內各級黨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破解了以往街道對加強區域化黨建工作“有力無心”,居委會統籌轄區資源、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有心無力”的困境,初步形成了上下聯通、左右聯動的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和樓院共駐共建的四級組織網絡,構建了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四是增強了社區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在推廣“社區服務365”工作的基礎上,按照“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的思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社區服務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載體和新品牌, “黨建連心橋”、“黨員承諾制”、“黨員點評台”、“晚霞彩帶”、“心靈驛站”、“社區助學計劃”、“夕陽紅志願者”等活動,深受居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2011年8月5日,《人民日報》要聞版以題為《貴陽市南明區:居民樂享365服務》報道了南明區的做法,中央媒體和國內報刊網站紛紛進行了轉載和報道。安徽省馬鞍山市日報以《“社區服務365”值得推廣》為題作了評論。

  四、體會與啟示

  南明區以“社區服務365”為載體,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在夯實基層黨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優化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示:

  一是服務群眾是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把社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在服務群眾上,不僅是黨的宗旨在群眾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也是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的根本要求。“服務群眾無止境,365服務不停步”,實施“社區服務365”以來,社區黨員群眾參與的熱情不斷提高,為推進“三創一辦”等中心工作提供注入了強大動力。我們感到,社區工作必須在實踐中真正為民服務,在服務群眾中發揮作用、擴大影響、樹立威信,才能獲得群眾的認同和支持。

  二是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是提升服務水平的前提條件。通過施行區域化“大工委”、探索社區“大支部”制、組建志願服務隊等措施,“社區服務365”不僅梳理、創新了南明區社區工作的經驗和做法,還最大限度地整合集中了各方面資源。在“社區服務365”的體系中,服務群眾的力量不僅僅是社區黨員干部和工作者,還擴大到各級黨政領導、機關黨員干部、駐區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大中專院校學生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等。我們感到,社區服務工作不僅要有平台、有載體,而且還要注重抓深化拓展,使其常抓常新,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是以創新精神狠抓服務是密切黨群關系的必然要求。“社區服務365”靠服務整合資源,用服務凝心聚力,拓寬了黨群聯系渠道。我們感到,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凝聚黨心民心,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到實處。隻有始終保持創新進取的精神,不斷創新服務載體,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真正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才能使黨群干群關系更加魚水情深。

  四是圍繞中心推動發展是基層組織建設的根本所在。南明區“社區服務365”活動探索出了一條以創新基層黨建載體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經驗,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開展,朝著黨的建設目標來加強,強化為人民謀幸福這個“核心”,推動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加快南明跨越發展的進程。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實現300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30.4億元和18.6億元,同比增長33.57%和45.51%,綜合實力名列貴州省、貴陽市前茅。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