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反對“四風” 服務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桐廬:探索干部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

2013年07月26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郭舒然)政府開放日、歡樂大舞台、幸福家鄉歡樂游……今年5月6日是浙江省桐廬縣舉行的第二個 “百姓日”,當地政府推出了12大主題200多項活動,其中有多項公共服務免費提供:全縣公交和農村客運線路免費供百姓乘坐﹔旅游部門發放了5萬張免費旅游預約券﹔24個場次的電影和5場越劇演出可憑預約券免費觀看﹔所有文化場館、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全縣公立醫院則免收挂號費,並組織專家下鄉義診﹔6萬多名60周歲以上老人還吃上了免費的“敬老愛老幸福餐”。

  在政府開放活動中,216名普通市民走進縣政府大院,參觀縣領導辦公室,並參加“政民懇談會”,主題是“美麗桐廬”建設,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隊,農辦、住建、農業、水利、旅游、婦聯等六部門“一把手”,接受市民“考官”的現場提問。懇談會后市民們還與一把手們共進午餐。

  “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更好地支持。”桐廬縣委書記毛溪浩說,在桐廬解放紀念日舉辦“百姓日”,就是讓群眾更深切地感受改革發展的成果,提升百姓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要把“百姓日”活動辦成桐廬特色的民生品牌。

  在桐廬縣委看來,作為縣一級的領導干部,應該把下基層訪民情、聽民聲,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2012年初開始,桐廬縣通過在全縣上下開展“基層走親”等活動,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探索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

  具體措施一是建立日常聯系制度,變“節氣串親”為“經常走親”。該縣改變了原先走訪群眾以節日慰問為主的傳統做法,在前三個月集中走訪階段,2300余名干部完成了全縣183個村、10.3萬余農戶走訪全覆蓋,通過全面摸底和創新實踐,建立了定期走訪、主題走訪和走訪記錄等工作機制,逐漸形成干部主動下基層“走親、認親”的良好新風。二是建立民情直達制度,變“上門認親”為“長期結親”。通過落實責任網格、建立“民情檔案”和對“五類群體十種人員”進行重點跟蹤服務等方式,進一步增進干部與群眾的感情。三是建立為民服務制度,變“上來辦事”為“下去幫親”。建立以“民情代辦、三單三會、團隊服務”為一體的三級聯動服務體系,結親干部必須列席村、社區重要會議、參與研究村級重大事項、幫助解決村級難點問題和推動村級重點工作,對涉及結親網格內群眾的重大矛盾糾紛和突發事件必須第一時間到場協調處置。四是建立成效評價制度,變“領導說好”為“親戚說算”。該縣提出“是否進過百姓家、群眾是否熟悉你、是否辦過惠民事、群眾評價是否滿意”等“四個是否”作為衡量“基層走親”成效標准,並建立考評機制。

  與此同時,桐廬縣在14個鄉鎮(街道)全面建立了干部住夜值班制度,把為民辦事的時間從8小時延伸到24小時,從五個工作日延伸到七天全星期,讓鄉鎮干部從“走讀生”到“住夜生”,真正實現為民服務“全天候”。確保全天24個小時“百姓來電有人聽、群眾來訪有人接、突發事件有人管”。

  在鳳川街道,干部利用夜晚值班時間上門做柴埠區塊改造拆遷戶的思想工作,僅僅用了3個月左右的時間,該區塊570余戶拆遷戶中已有90%以上完成了拆遷評估。此外,許多鄉鎮(街道)建立了值班“夜讀”制度,加強干部的學習培訓、交流互動,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分享到: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