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做好群眾工作重在改善民生

姜華有 

2013年07月25日14:52  來源:安徽日報

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為根本,扎實有效地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應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重視謀劃和解決民生問題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早在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反復強調: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應當注意的問題。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對於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要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實意的愛戴和擁護,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痒,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他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都要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時刻把他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群眾疾苦。鄧小平指出,判斷是非得失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革命和建設、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源就在於,我們黨關注改善民生,實現人民利益,因而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因此正確地貫徹群眾路線,扎實做好群眾工作,必須重視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

做好群眾工作,保障改善民生,必須解決目前在就業、教育、分配、社保等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突出問題正是群眾的急需和期待。就業是民生之本,必須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教育是民生之基,必須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必須大力實施教育民生工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美好期盼。分配是民生之源,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社保是民生之安,必須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

以民生利益訴求為主的人民內部矛盾,是目前我國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這些非對抗性的矛盾能否及時公正的解決,關系到國家穩定社會和諧。隨著社會變革和人民素質的提高,群眾的民主觀念、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利益訴求不斷增多,依法維護個人合法權益、表達個人利益訴求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不同利益主體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在貫徹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努力增強解決民生領域矛盾的能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本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作出不懈努力,把日益增加的物質財富轉化為人民群眾人人得享的美好生活,這也就是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效果落到實處。(作者單位:省委黨校)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