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李君如:恪守“為民”宗旨 把群眾放在心上

2013年07月12日13:24  來源:半月談

李君如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6月1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對這項活動進行了動員部署。緊接著,中央政治局於6月22日至25日召開了專門會議,會議共安排6個半天時間,完成了三項議程:聽取中央八項規定貫徹執行情況和對中央政治局加強作風建設征求意見情況的匯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發言、對照檢查自己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情況﹔討論研究加強作風建設的措施和制度。這次會議是中央政治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在接下來的一年左右時間裡,活動將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全黨深入開展。

圍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話題,半月談記者專訪了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

記者:您曾經說過“當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李君如:黨的十八大后我們黨需要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代會精神更好地轉化落實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統一行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方面在黨與群眾之間架起又一座直通的橋梁,使得黨的十八大精神能夠更好地轉化落實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行動中﹔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更好地密切黨與群眾的聯系。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會進一步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証。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隻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對習總書記的這個論述,您是如何理解的?

李君如:當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利於不斷提升我們黨的執政能力,不斷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我們黨在全國范圍執政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的這一深刻變化,一方面使黨能夠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力更好地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也使黨的干部面臨著權力和利益的雙重誘惑。

同時,怎樣把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已經成為當前黨的建設面臨的一大課題。事實上,在黨員隊伍包括干部隊伍中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情況。

一些人入黨前表現很好,入黨后放鬆自我要求,逐漸同黨離心離德,甚至違法亂紀走向腐敗﹔一些沒有實際能力而隻會夸夸其談的人,進入了黨的隊伍包括干部隊伍。黨內還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問題,這給黨的隊伍的純潔性帶來了威脅。

這些問題雖然不是主流,但對於執政黨來說,必須高度重視。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具有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記者: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為民務實清廉,我們應該如何深刻認識?

李君如:為民,是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新的歷史方位對執政黨提出的新要求。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群眾。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今天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為民”的根本宗旨。

務實,是群眾路線的本質特征,更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進作風的重要任務。為了堅持務實,就要在思想上真正按照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下大力氣破除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等不良風氣。

在決策中我們一要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二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三要進一步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干部的基本職責,同時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

隻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隻有我們為群眾辦實事,群眾才會同我們一起把實事辦好。

清廉,是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驗面前黨要解決的緊迫課題。群眾路線是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在“從群眾中來”與“到群眾中去”之間,干部既要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要將根據群眾意見作出的決策在群眾中貫徹下去。

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在貫徹群眾路線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由此也決定了干部的道德、品行、操守在貫徹群眾路線過程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當前,在干部的道德建設中尤其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記者: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如何堅持群眾路線?

李君如: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從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做起,加強黨的群眾工作。

以轉變作風為前提做好群眾工作。過去,我們的干部騎著自行車下基層,戴著草帽進農戶,群眾工作富有成效。這些年來,許多干部是小車進小車出,同基層群眾接觸少了。這些情況和經驗告訴我們,切實轉變作風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前提。

以信任為紐帶做好群眾工作。現在,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一些地方的基層群眾對干部缺乏信任。出現這種情況,既與這些地方平時做表面文章,大話空話多,實際上沒有落實,失信於民有關﹔也有這些地方個別干部言行不一,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等原因。因此,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就在於我們的廣大干部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取信於民。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基礎做好群眾工作。我們注意到,大部分群眾的意見和不滿不是針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而是針對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走樣和變形。要做好群眾工作,重點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決的實際問題。經驗証明,隻要我們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群眾就會發自內心地擁護黨和政府。

以制度為保障做好群眾工作。群眾工作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項突擊性的工作。因此,做好群眾工作的可靠保障是健全的制度。過去好的制度還要堅持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創造適應今天新情況的新制度。

總之,我們要在實踐中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進一步研究和總結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經驗,並把它上升到理論層面,更好地指導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記者 何晏)

分享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