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初全市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市上下迅速啟動。政府機關、工廠企業、大學校園、街道社區……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刻感受到黨要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大家期待著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永固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
本市司法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定位於“為民”、“務實”、“清廉”的教育實踐活動充滿期待。黨的十八大代表、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佟麗華表示,黨員領導干部要放下身段,真正走到群眾中去,有勇氣了解群眾的生活困難、聽群眾講真話、聽群眾講不同意見、讓群眾提建議。“人民群眾歡迎的是務實的群眾路線,反感的是搞花架子。”天同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勇也期望活動不搞一陣風、一邊熱,真正能建立起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豐台區蒲黃榆派出所社區民警劉安認為,駐扎在群眾中間,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是黨員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的律師希望個別機關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改變辦事拖沓、作風散漫等問題。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在京高校已陸續啟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師生學習,熱心為師生服務,誠心接受師生監督,成為首都高校廣大黨員干部的共識。北理工光電學院研究員張經武希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夠出台一些貼近民生、貼近群眾的實際舉措,簡化政府職能部門的審批流程,提高為民服務的效率。北師大文學院研一學生馬文華希望學校和院系領導改進工作作風,為廣大師生作出表率,及時解決師生反映的問題。
深入基層、為群眾解決困難,一直是本市黨員干部的重點工作之一。由1400名共產黨員組成的國家電網首都電力共產黨員服務隊,常年穿梭於大街小巷,為百姓排查用電隱患。朝陽公司分隊隊長王小寧表示,在黨的群眾路線的指引下,我們將為用電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細致的電力延伸服務。
雖然各區縣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第二批參與者,但區縣干部並未觀望等待。海澱區青龍橋街道挂甲屯是流動人口創新服務試點地區,社區的在職黨員每周都要到居民家中聽取群眾的意見。“社區工作者隻有和群眾在一起,才能知道他們需要解決的難題是什麼,這個活動特別受百姓歡迎和擁護,因為這讓黨和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挂甲屯黨支部書記安永利說。
朝陽區三裡屯街道幸福一村黨支部書記邢志隆坦言,有些領導干部急功近利,隻聽得好話,隻看得成績、看得增長的習慣一定要改變,我們期待著領導干部能真正貼近基層、貼近百姓、貼近生活,不再搞虛假迎檢、指標排名那一套。
延慶縣大庄科鄉霹破石村黨支部書記楊春德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對形式主義雙手贊成,他說:“形式主義不僅改變不了山區的現狀,還會讓百姓失望。當干部隻要把群眾需求的、著急的、覺得困難的問題解決好,就是走好了群眾路線。”
百姓期待著黨員干部能在活動中真正走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聲音,改變工作作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他們說得實在:“我們想在活動中見到‘腿’,而不是‘嘴’。”(北京日報記者集體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