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王厚明:緣何“聯系干部”甚於“聯系群眾”

2013年07月08日10:14  來源:學習時報

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開展之中,但從不少黨政機關現狀看,“聯系干部”似乎甚於“聯系群眾”。一些黨員干部對聯系群眾並不熱心,即使是有聯系群眾的表面之舉,也不是出於真心,而是迫於形勢、迫於任務不得不“聯系群眾”。盡管標語口號、會上網上、文電報刊喊的都是“聯系群眾”,但有的黨員干部抑或群眾內心深處想的還是“聯系干部”。

緣何群眾聯系干部?群眾聯系群眾當然是親朋好友同事鄰裡之間的事,且多為自然單純的交往,但畢竟群眾個體勢單力薄,能量有限,辦不成多大的事。而在一些群眾眼中,干部是擁有大小權力,擁有利益資源,擁有話語權。現實中不少有職有權的黨員干部對待群眾奉行的是“誰找我我理誰,誰拍我我向誰,誰跟我我幫誰”,而不是坐等黨員干部主動密切聯系自己那麼單純。不聯系就辦不成事,不聯系就會邊緣化的現實,使得群眾不得不主動“聯系干部”,也許並不情願,卻必須常走動走動,多打點打點,搞感情投資,以期為現在的將來的自身利益實現鋪路搭橋,一句話,是把“聯系”演繹成了巴結。如此“聯系”,實則是請送跑要之風的代名詞,也是需要群眾來背的罵名,殊不知,其中包含了群眾的幾多無奈。

干部聯系干部為哪般?熱衷於編織干部之間的“互聯網”,加強聯系是為了互留方便之門,可以四處有熟人辦事如魚得水,能以公權力互相照應。凡是密切聯系中的,一般見面相逢免不了請吃吃請,逢年過節缺不了看望問候,大事小事少不了請示匯報,而往往不屑與無權無勢的普通群眾交往,可謂“談笑有權貴,往來無白丁”。干部聯系干部,正應了一句古話:官官相護。官官相護的是彼此私利,對敏感事務多有插手,對裙帶關系多講情面,對各自交待多開綠燈﹔官官相護的是彼此短丑,對失誤過錯、違規操作和亂紀行為,互相包庇縱容,甚至不惜違反政策原則和紀律規定﹔官官相護的是彼此權位,對上違心說好,對下刻意隱瞞,彼此互相提攜,形成維系特權的利益共同體。當然,這些被聯系的干部一旦離位失勢,則疏於聯系並相護了。

為什麼有的黨員干部對“聯系群眾”表現漠然,而對“聯系干部”趨之若鹜?剖析其中深層次的原因,客觀原因是對脫離群眾動搖執政基礎的危險缺乏深切憂患。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與和平環境中,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外部壓力減小,特別是沒有了生死攸關的危險,黨群干群之間相互依賴性減弱。這使得一些黨員干部容易淡化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觀念,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當我們心中聯系的對象不再鎖定人民群眾,就潛移默化地決定了民心向背,也決定了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民族的興衰成敗。可見,聯系群眾不是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問題,而是一刻也不能脫離的問題。

少數黨員干部在履職用權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維護公平正義。由於深化改革帶來的利益格局調整,群眾對權力的焦慮感和利益的敏感度不斷上升,群眾對能否完全徹底地解決其現實利益關切並不苛求,而在意於能否積極回應、公正操作、盡力解決。群眾聯系干部體現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趨利性,對生存權利質的改善的追求,如果刻意回避或排斥群眾的利益訴求,固守能為自身謀利的特權,黨員干部所擁有的身份和權力不能與服務劃等號,權力就發生異化,那麼不聞民間疾苦、不問群眾冷暖,不知民情民意的不“聯系群眾”則成了自然的事,也會助推趨炎附勢、黨群相分的不良社會風氣。不容懈怠的是,變干部“聯系干部”為干部“聯系群眾”,是當前所有黨員干部必須從靈魂深處要做出的正確選擇。

分享到: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