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是違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官僚主義位於“四風”之首,是禍國殃民的“毒王”。因此,必須把堅決根治官僚主義這種“政治頑症”作為整治“四風”的重中之重。
我們歷來反對官僚主義
我們黨歷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就形象地把官僚主義者比喻為泥塑的神像,說它是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無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還尖銳地指出,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不用腦筋的”東西,號召全黨“必須揭破它”,把這種“毛病切實改掉”。鄧小平指出:“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已達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他還認為,官僚主義除表現為命令主義外,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主要又表現為形式主義,“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並告誡全黨“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江澤民同志嚴肅強調:“形式主義作風和官僚主義作風、是我們黨的一大禍害。全黨上下、全國上下,必須狠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胡錦濤針對黨內官僚主義的陋習指出:“這些不良風氣如不堅決剎住,勢必嚴重削弱黨員干部隊伍的戰斗力,勢必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終妨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
習近平同志把保持黨的純潔性與反對官僚主義等不正之風聯系起來,要求全黨堅持貫徹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和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堅決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權謀私、弄虛作假和個人專斷、追求奢華等不正之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加強作風建設的“八項規定”,自上而下向官僚主義等政治頑疾發起猛烈攻擊,干部群眾為之拍手稱快。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解決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作為作風建設的主要任務,體現我們黨反對官僚主義的堅強決心。
官僚主義作風禍國殃民
官僚主義是生長在黨和國家肌體上的贅瘤,是毒素和禍害,如果任由官僚主義滋長、蔓延,終將導致黨和國家的覆亡。
官僚主義的要害就在於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做官當老爺。一些領導干部開展工作習慣於發號施令,僅僅依靠開會、打電話、發文件等簡單生硬的方式,不願深入基層一線,不善於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善於把握各類矛盾問題的特點規律,把握不好推進重點工作、解決難點問題的關鍵點、突破點和落腳點,各項工作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少數領導干部自我感覺高高在上,脫離干部群眾,“官老爺”思想嚴重,對干部群眾的合理訴求和飢寒飽暖無動於衷,甚至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引發上訪事件。少數行政許可、執法部門、服務窗口、服務環節工作人員隻收費、不服務或少服務,“吃、拿、卡、要”不給好處不辦事,不為群眾指引正確的辦事途徑,不一次性告知,讓群眾來回跑,“中梗阻”現象“屢治不止”。
官僚主義滋生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不正之風。一些干部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狀態,有的不想事、不謀事、不干事,沒有工作責任心和責任感,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負責任。有的熱衷於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浮在上面,不願意下基層﹔有的以檢查評比代替工作,熱衷於轟動效應,好大喜功,搞花架子,報喜不報憂,欺上瞞下,甚至弄虛作假。有的干部操守不佳,縱自己、貪享樂、圖安逸,熱衷於聲色玩樂。
多管齊下鏟除官僚主義
對於官僚主義者來說,職位、權力是命根子﹔既要當老爺,又要講形式,還怕丟帽子,是其共同的心病。鏟除官僚主義要堅持多管齊下,要把權力關在制度這個籠子裡,對權力運行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有效監督。
一是黨內監督,特別是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使領導班子內部形成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良好風氣。領導干部如果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好人主義盛行,就很難把官僚主義肆虐的勢頭打下去。
二是群眾監督。對官僚主義這些歪風邪氣,群眾看得清、恨得深。黨員干部要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對涉及面廣、危害性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一個一個地進行專門整治,抓緊解決那些不符合人民群眾意願和要求的突出問題。
三是輿論監督。官僚主義者最怕公開曝光。要形成必要的聲勢,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種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堅持講真話、聽真話,堅持講實效、辦實事的好典型,形成正確的示范和導向﹔同時,對那些嚴重弄虛作假、追名逐利、做官當老爺的壞典型也要進行公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