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做什么,怎么做?两年来,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街道社区、十里八村的普通干部,五大连池市的党员干部用踏实的行动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那就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实实在在地做好、做成一些事儿,济贫苦,解难题,促和谐。
而实践也充分证明,基层百姓很朴实,只要心系民生,带着真情,肯于付出努力与汗水,就一定会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疑虑到信任,由“隔心”到“交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群众得实惠,党员受教育,如春风化雨,水乳交融。
治信访“沉疴”,党员干部敢于迎难上
108栋楼房,涉及6900户居民,因开发商未按时缴税无法办理产权证。数百名上访群众拉着横幅上街请愿。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道难题,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关乎百姓的“第一印象”及下一步工作能否有一个良好开端。
“后任也要管前任的事儿,不管多难都要办,只要让百姓满意!”带着这个决心,五大连池市从一些沉积的信访旧案开始,艰难起步。市委书记王锋亲自督办,成立专门工作组,顶住压力,克服阻力,全力推进困扰百姓多年的产权办理。目前,73栋楼房解决问题,追缴税款1.2~1.3亿元。百姓说,这才是办实事儿!
2004年,市民冯某在河北省安新县绑架人质勒索,市公安局在配合河北警方缉捕时冯某跳楼意外身亡。多年来,家属一直上访不断,严重干扰了相关部门的办公秩序。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督办下,考虑到冯某家人身患多种疾病的切实困难,经多方沟通,妥善给予了救助,上访人息访罢诉。
仅不到一年时间,全市遗存的122件信访旧案得到了解决或妥善受理。不畏难,不诿过,行之以躬,不言而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中,人们心中的许多“成见”和“心结”悄然消解,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和亲近感油然而生。
改善民生,从不惜力。2012年7月8日罕见的暴雨袭击后,市委、市政府投入4000万元资金购买了总面积2.1万平方米的安置房,327户受灾居民迁入新居。61岁的王霞住了十余年泥草房,今年终于与老伴在新楼房中过了一个欢乐的春节,感觉如在做梦;龙镇北河、古东河两个自然屯,93户320口人迁到新建的9800平方米的农民公寓;一度辍学的贫困学生尚云凤再次坐在了黑河艺校的教室里,不幸患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5岁女孩吴妍受到捐助得到救治……
“有事找政府,找党员干部!”五大连池百姓如是说。
一年下来,全市信访量不降反升,听起来吓人,说出来却感人。王锋说:“这说明百姓越来越信任我们,愿意找本级政府来反映呼声求助解决问题。”当然,他们更希望这只是一个变革进程中的“暂时现象”,最终目标还是让群众的不满和意见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