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辖区的人员单位情况熟烂于心,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更快地解决问题。“一警一村”警务机制是“枫桥经验”在运城的生动实践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运城市公安机关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将“一警一村”警务机制当做“枫桥经验”在运城的生动实践。
他们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工作。通过“一村一警”走访,警力下沉,努力实现情报信息及早掌握,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治安隐患及时消除,实现了警务前移,民警也从疲于办案的 “怪圈”中逐步解脱出来。
安居乐业是群众的最基本需求,也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创新切合了当前社会治安实际,找准了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不仅有效盘活了公安机关内部警务资源,而且整合了社会治安保卫力量,激发了全民建设平安的活力,强力推动了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驻村民警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后,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自身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他们成为解忧办事的“服务员”、化解纠纷的“调解员”、指导群防群治的“治安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平安创建的督导员。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民警共走访群众68万户(次),征求意见建议17686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60起,为群众办实事18262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通过一个个村子小平安的不断累积,逐渐形成了全社会的大平安。在省公安厅组织的2013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中,运城市增幅排名全省第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实施仅仅是起步,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它已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显示出值得期待的勃勃生机。(左燕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