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脚踏实地求实求是做事

沈士光

2014年04月16日16:30  来源:河南日报

最近,习近平在兰考重要讲话中指出:“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段话集中起来,强调的是一个“实”字,这和古人讲的“天下万事,皆成于实”是同一道理。“实”既是我们成功的起始条件,也必须贯彻在做事的整个过程中;“是”既是我们追求的,也是要受时代和历史的检验与考量,求实求是,才能得人成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不长,他之所以一直为党和人民所铭记,靠的就是脚踏实地,求实求是。

脚踏实地接地气

为什么要脚踏实地?因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对各种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表意见才能有的放矢而避免虚妄、发怵与言不由衷。脚踏实地给人自信、稳重与力量。有一个古希腊的神话人们并不陌生,安泰是大地女神盖娅的儿子,他的身体一接触到大地就能吸收大地母亲的力量,力大无穷,所向披靡。但如果离开大地母亲,他就不堪一击。这个古希腊神话的寓意很清楚地表明:安泰的力量来自于“地气”,这是脚踏实地的结果,人对地气的接收能力越强,力量就越大,反之亦然。

我们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的确存在着接地气不够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脚踏实地的作风。我们党有个很好的传统法宝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际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脚踏实地,这种“实来实去”的路线图就从地上到地上,而不是从地上到天上。需要重视的是,当下一些领导干部的来源和去路都存在着“来也不实,去也不实”的隐忧。

不从“实”中来也不愿到“实”中去。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我们党活力的表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标志。目前,领导干部整体上学历高,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国际视野也不弱。而不足之一就是了解实际情况不够,接地气不够。习近平曾批评说官话的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干部说话,给顶了回去。”说官话是没有脚踏实地的突出表现,因为与人民群众隔着一定的物理距离,所以会形成较多的心间屏障。在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汇报的对象上级领导多,布置工作的对象下属多,工作的时间办公室多、会议室多,办公的方式文件多,他们的朋友老板多。唯独深入基层一线少,接触群众少,普通朋友少。

曾从“实”中来不愿再回到“实”中去。有些领导干部曾经从基层做起,也曾经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过。他们在工作中有了一点成绩,受到了群众的夸奖,得到上级的赏识和重用。但是官位越来越高,深入基层却越来越少。脚踏实地,讲是好讲,做却难做。脚踏大地,难免被荆棘刺痛,难免有乡野的草根土气。在一些人的心中,“脚”是受“脑”指挥和控制的,“脑”已进入浮华世界,“脚”必然不愿再涉足山野黑土。

因此,要使我们的广大干部脚踏实地,必须使他们的“手”、“脚”和“脑”三者合一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政府的行政要着眼于公共利益,关注民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使干部的“手”能够时刻去写群众的疾苦。领导机关的办公方式要有大的转变,从大量的时间花在文山会海听汇报中转向大量的时间深入到群众中去,使他们的“脚”始终不离开实地和基层。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消除各种特权,使广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脑”始终立足于平等与公正。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