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51岁的牛玉儒英年早逝,把党的好干部形象留在人间。
十年后,在牛玉儒生前工作过的内蒙古包头和呼和浩特,记者不断寻找着他给这两座城市刻下的印记……
是一条条宽阔的马路?是旧城改造后的一片片楼房?是碧波荡漾的东河?当地人给出的回答让人心头一震——“牛玉儒的影子就在老百姓的心里。”
时间不是忘情水,人们从未忘记牛玉儒,把他安放在自己的记忆深处,任凭光阴流逝,依然为他守候。
情义人生
十年了,回忆仍然是一种痛。
比牛玉儒大两岁的时任呼和浩特市委办公厅主任林絮果讲起往事,难以抑制,老泪纵横。一旁,当时任秘书的李理也在偷偷抹泪。
共事一年多,林絮果记忆最深的是牛玉儒对他的一次严厉批评。
那是2003年6月10日,11点23分,托克托县发生4.2级地震。由于震级不高,林絮果没有太过关注。晚上10点,市委书记牛玉儒突然打电话询问情况:“有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县乡政府调查和处理得怎么样?”一连几个追问,林絮果一时语塞,牛玉儒非常生气:“地震是重大自然灾害,人命关天,你们竟无动于衷。”
“事情过去了十多年,我退休也有四年了,可对于那次批评,每句话我都记忆犹新。”林絮果说,“牛书记批评的是工作人员,实际上是牵挂百姓的安危。”
牛玉儒性格温和,可一旦碰到侵害百姓利益的事,他见一次火一次——
发现人行道铺装质量差,严厉责问:“这是百姓的血汗钱,这样的质量怎么向群众交代。与其让老百姓骂我们,不如我来骂你们。”
看到盲道中央立着电线杆,更加气愤:“这哪叫便民,分明是害人。老百姓的事不分大小,电线杆也是大事。”
牛玉儒生在普通干部家庭,母亲早逝、兄妹众多、农村插队,那个年代的人吃的苦,他一样不少。
后来,牛玉儒做了官,官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但他的人生观从未改变:人的一生,不图名和利,只为情与义。他曾说:“官要多大才算大?关键是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留点什么。”
李理说:“他的心,从来都是和老百姓长在一起的。”
31岁的孙敏一直觉得牛书记与自己心意相通。2004年春节前,牛玉儒来看望孙敏的养父孙震世。一到家,牛书记就“翻箱倒柜”,最终只找到一筐土豆。“这哪能过年?”牛玉儒心酸不已,马上嘱咐民政部门送来米面油肉。得知孙敏因上大学欠了外债,又提出对她进行资助。
孙敏说:“那是一种亲人般的关怀,他问我学习好不好,叫我毕业以后努力找工作。”看着牛玉儒渐远的背景,她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感觉——父爱。
转眼暑假,噩耗传来,那个背影已成永恒。
后来的孙敏,大学毕业,做了老师,成家生子,生活美满。孙敏告诉记者,牛书记的爱是她一生前行的力量。
没错,对人民的大爱正是牛玉儒留给这个世界最宝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