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学习”重“研习”
在开放的学习交流中增强服务能力
2013年11月29日下午,省委办公厅各处处长及青年干部40余人,现场观摩秘书一处正在进行的第九期微讲座——《领导讲话稿写作体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工作之中,秘书一处见缝插针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微讲座“微”在时间,每次半小时;“微”在主题,从小处切入;“微”在内容,不搞宏篇大论;“微”在主体,人人可讲。
“微讲座已成为我们分享知识、增加积累、提升效率的重要平台。我们把每期微讲座产生的成果整理归档,写材料时涉及到这方面工作的时候,把它调出来就可以用。举一个例,我们通过开展微讲座,弄清楚了交通三年会战的主要数据,在北京出差时的一个午夜,一篇紧急文稿恰好要用到这方面数据,这就解了燃眉之急。”秘书一处处长黄朝椿对记者说。
“有一次省委召开大会,会前我对主席台的话筒检查了多遍,音质音量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心里也就比较踏实。后来,处领导又亲自去检查,当主席台的5支话筒打开到第4支时,出现了非常刺耳的啸叫声,通过反复调试才发现是音量超过了一定范围,多支话筒一起开,就会串线干扰而产生杂音,而单独开一支或两支话筒却看不出问题。虽然问题被及时处理掉,但这件事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这是近日秘书三处举行“案例分析会”上邓超的一段分享。
秘书三处承担省委重大会议和活动服务职责。在一次次谋划方案、沟通协调、现场服务的实践磨练中,全处同志积累和创造了很多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
“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固化成形,就会慢慢被淡化、淡忘。如此一来,我们的工作就会陷入按部就班和止步不前,就只会耍‘老把式’,学不了‘新套路’,用不好‘新招数’。”秘书三处处长王建说。
2013年10月下旬,信息综合室把全室干部编成两个小分队,赴基层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调研,要求每位同志独立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活动结束后召开了学习交流会,大家围绕形成调研报告的素材选择、观点提炼、政策把握以及角度站位等进行交流,室负责人逐一进行分析点评。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对撰写调研报告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写好大材料、大稿子增强了信心。而这只是该室“知识共享、能力共进”活动的一个剪影。
文书处开启的“头脑风暴”交流活动,让参加者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激发思想火花。全处总动员熬更守夜分类注释,最后编成的《决定(注释读本“口袋书”)》,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廖国勋批示表扬:“文书处的做法很有创新性,对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和掌握《决定》精神很有帮助,可提供全厅学习时共享。”目前,“口袋书”已成全厅干部职工爱不释手的“宝典”。
2013年12月18日,厅机关活动中心举办的第三期学习交流“小课堂”上,王峥以“读<弟子规>感悟待人处事之道”为题,以鲜活的历史故事,与大家分享读书感悟、交流待人处世之道。
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办公厅各处室搭建起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学习交流小平台,为提高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效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共享,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确定从明年起,设置一个全厅性的学习交流载体,由各处室逐月轮流主持,每位干部职工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与大家分享知识、交流思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