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全面的群众观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
在企业中贯彻群众路线,“谁是群众”是个要害问题。只有弄清楚谁是真正的群众,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以三峡集团为例。从成立之初,企业就肩负着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历史使命,这也使我们对群众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企业角度来说,全体员工是我们依靠的群众,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广听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让职工真正当家作主,共谋发展。从项目角度来说,工程运行是项长期任务,工程建成后既要安全高效运行,还要长久地为流域内的人民群众造福,所以流域内的全体人民是我们要服务的群众。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放在公司员工身上,或者只关心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参建各方,而不关注流域内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实际上是用少数人利益、行业利益代替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就难以履行好中央企业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现在,社会上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和认识,其总根子也在这里。我们必须深刻反省企业对待广大群众的态度感情是不是真心诚意,回应广大群众的美好期盼是不是尽心尽力,只有坚持用全面、完整的群众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还将长期存在。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三峡集团而言,判断群众路线走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在企业发展遇到大事难事时,职工和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同甘共苦、能不能上下齐心。企业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就越要彰显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个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如果只有少数几个人在想办法、出主意,大多数人都认为事不关己,那说明没有真正联系群众,或者说这个企业的群众工作做得不到位。对项目运行来说,流域内的群众对工程是不是满意、河流是不是健康、能不能长期发挥综合效益,也是检验我们群众路线走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工程质量、安全反映的是道德良心,我们的每个工程都必须经得起时间、历史和大自然的考验,做到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