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滴水见汪洋

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汪洋湖(下)

2013年09月27日11:16  来源:吉林日报

不谋私利,廉洁奉公,是他一生始终坚守的高尚情操

我们手上有一份汪洋湖的履历表:24岁担任公社党委书记,29岁任县级领导,他先后担任过永吉县委副书记,磐石、舒兰县委书记,吉林市委常委、秘书长,浑江市委副书记,省水利厅副厅长、厅长,省政协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在这些领导岗位上,汪洋湖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

……思念如水。如水的思念围绕着清正的话题,从爱情、友情而至家风、政风……

按照时下一些人的眼光,汪洋湖有着很多“发财”的条件与机会,但是,他对此“视而不见”,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人的“道”,把手中的权力看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而不是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商品。他说:“当官捞好处,那不是共产党的章法。是共产党的干部,就得按党的规矩来!”

1998年洪灾过后,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建设的投入,3年中,吉林省水利建设投资达到60多亿元。这时身为水利厅厅长的汪洋湖称得上是手中又有权又有钱。在一些人看来,他坐在那儿用不着说什么,只要心思“活分”一点,每年百八十万元的“好处”唾手可得。

汪洋湖是从基层干过来的,他十分了解社会,知道自己的位子有多大的“含金量”。然而,在他的天平上,就是一座金山,也撼不动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灵魂!

他在水利厅进行了一项被誉为“阳光行动”的改革: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制。他与厅班子成员“约法三章”:不取非分之钱,不上人情工程,不搞暗箱操作。他本人带头践约,从未指定过一个承包商,从未写过一次条子,也从未暗示过任何人。

俗话说,“官儿不打送礼的”,几十年来,汪洋湖的一条“死”原则恰恰就是:不收礼。

汪洋湖的同事都知道,清廉已是汪洋湖的一种生活习惯。他不给送礼者任何“可乘之机”,下基层调研回程时一定要检查车后备厢,如果发现礼品,必须都要送回去。

汪洋湖说:“堤溃蚁穴,这个口子开不得。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收越多,时间长了,就陷进去了。一些领导干部最后掉到钱堆里不能自拔,不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吗?意志力不强,投降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一刀切死。有情不在礼,我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

汪洋湖为官做人的标准很高,但是在个人生活上,他的标杆却拉得很低。他视奢侈为祸,以俭朴为宝,一向艰苦朴素,克己奉公。

他在与家人两地生活期间,从不住招待所和宾馆,一直住在办公室,吃职工食堂。到水利厅工作头4年,家没搬来,他一直住在办公室。他的床下,常年备有一箱方便面、一只小电铁锅,碰上工作忙或夜里加班,就煮点面对付了事。

他工作出行有公车,但他从不用公车办私事。他与家人两地生活30多年,每逢公休节假日回家,都是自己掏钱买票坐车。老伴儿温淑琴常去的游泳馆就在他上班的路上,但他却从不让老伴搭他的顺风车,“自己坐公交去吧,还能锻炼身体。”

有人曾劝汪洋湖,别太认真了,你一个人又改变不了什么。汪洋湖说:“我们入党时不都是有所追求的吗?承诺了的东西,总得实践,总得从自身做起。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对的,我就坚决支持;不对的,我就坚决管住;让别人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他就是这样的人。

汪洋湖的家人对他的操守有着更深刻地感受。老伴温淑琴告诉我们,汪洋湖与她也有“约法三章”:不参政,不收礼,不特殊。老温退休前是省水利水电设计院卫生所的一名护士,多年来与丈夫默契相守,从无违章。

有一次,某县水利局的同志带着礼物来看望汪洋湖,当时只有温淑琴一个人在家,她让来人把东西拿回,来人不肯,她估计了一下那东西大约值600元钱,便找出钱让他们拿着,他们当然更不干,争来争去,厚道的温淑琴急哭了,说:“洋湖的脾气也许你们不知道,如果留下东西,他回来跟我没完哪!”来人十分震惊,深受感动,只好把东西拿回去了。

汪洋湖生前曾自豪地感叹:“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是摊上一个好老伴!”

汪洋湖有3个女儿。对待孩子,他坚持一个原则——“当他们人生的向导,不当他们生活的拐棍!”

他的严于治家几近苛刻。三女儿的丈夫家都是搞建筑的,两口子也做工程建设,并有正规资质。他们曾想通过招标,揽点水利工程的活儿。别人也说,“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你爸爸手指头缝里漏点活,就够你们发财的了。”可是谁也没想到,小两口在每年经手20亿元水利工程资金的父亲那里,硬是没有拿到过一分钱的活。“你想都别想,别人行,你肯定不行。”这是汪洋湖给小女儿的答复。

大女儿记得,一次,爸爸妈妈送她到长途汽车站回家,人多拥挤,就让母亲拿着包,自己挤上车后再把包从车窗递进去。“我爸后来说,姑娘你行啊!那么多人你横着膀子就挤上去了。”“我说,我不挤就回不了家呀,你又不用公家的车送我。”这么多年来,年节女儿们回长春从未坐过爸爸的车,周末一家人出去游玩,也都是自己打车。

汪洋湖生病住院期间,老伴和秘书两个人在上海长期陪护,从没请过护工,“共产党人不搞特殊待遇”,他说。老伴生病后,特别想有个孩子能调回长春。但“他死活不同意,说不能行使特权。”

难道汪洋湖寡情吗?不!

汪洋湖十分爱妻子。多年在外工作,和妻子聚少离多,他弥补亏欠的方式就是回家下厨房,尽量多干活。那天是妻子60岁生日,原本是要回家团聚的,可临时有事未能遂愿。他想念妻子,深夜填词一首《鹧鸪天》,表达了汪洋湖对妻子的无限深情:“相期鬓白皆是缘,初遇相逢夜霜天。衷情结好心贴近,热血涌流御风寒。窗前月,思无边,别情离绪两相关,冬去春来红颜尽,心心相印数十年。”

夫妻相濡以沫,互相敬重,越是年老越是体贴。在上海住院的汪洋湖有几天没有接到老伴的电话,就心有灵犀觉察到有什么事儿。当关工委秘书长王葆光告诉他老伴已做完胃癌切除手术,怕他担心事前未能相告时,汪洋湖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像是回答又像是喃喃自语:等这次病好了我就辞去关工委工作,陪老伴走一走,这些年她连长白山都没有去过啊……

汪洋湖爱孩子,以他自己的方式。每当年节,汪洋湖都亲自出去采购,大女儿爱吃凉菜、小女儿爱吃鱼……还挨个儿给孩子们打电话,“啥时候回来呀?走到哪儿啦?老爸给你们做好吃的。”

“最难忘就是‘三十’晚上姥爷给外孙外孙女‘发钱’啦,两位老人自己节俭,却把余下的钱毫不吝啬地送给晚辈,并嘱咐孩子要考个好大学。我最怕临走时我爸送我了,每到那时我都推丈夫快走,我不敢回头,我怕看爸爸那眼巴巴地送我们的目光……”

回首往事,三个女儿都潸然泪下。

在父亲的教育下,三个女儿都自立自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汪洋湖对同事对部下也重情重义。

2001年汪洋湖得了200元奖金。奖金发下来时,他已经到省政协了,当水利厅马德福把奖金送过来时,他想起了马德福80岁的老母亲,当即抽出100元,作为生日贺礼。马德福至今还留着当初装钱的信封……

汪洋湖在《求是》发稿的稿酬寄来了,他全部“充公”,召集属下:平时总让你们加班加点,今天我要好好犒劳犒劳你们……

他严肃批评酒后驾车受到处分的司机,然而看到司机家徒四壁的窘况,还是从女儿送给他补养身体的5000元中,数出3000元留下……

今年春节,为感谢老友王葆光对自己和老伴的悉心照顾,他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71岁的“患病老人”颤抖地举起了酒杯……

情深现义重;滴水见汪洋。

——这是汪洋湖内心世界里,为亲人朋友保留的最柔情的一角天空,但他不让这片感情掺杂权力与地位的色彩,不让这片感情误导自己作出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汪洋湖离去了,他留给我们一座精神的山峰。我们追寻、我们探问、我们沉思——

是什么力量让汪洋湖持续攀登直至峰顶?纵观汪洋湖的一生,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他把共产党人的宗旨信念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为百姓谋幸福已成为他的自觉行为和生活习惯!

一个共产党员离去了,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走过来。让我们踏着先行者的足迹,咬定目标,奋勇前行,用满腔热血,浇灌中国梦之花!(张景波孙春艳)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