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钟祥柴湖镇派出所指导员杨兆勤:扎根移民,他如鱼得水

2013年09月24日15:43  来源:湖北日报

29岁那年,他来到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大柴湖,一干就是19年。

杨兆勤,钟祥市柴湖镇派出所指导员,接受采访时显得木讷,扎在移民堆里却是那般如鱼得水。

当头一棒,让他学会融入

柴湖镇,38个移民村,7万多河南移民,人均耕地0.7亩。也许是因为贫困,这里治安压力一度很大:打架的多,矛盾纠纷多,告状的多。

1994年,杨兆勤刚调到柴湖派出所,曾挨过群众“当头一棒”。那年,他进村办案,车子陷到泥地里。看到两个老乡走过来,忙上前搭话:“老兄,帮我把车攮一下。”“攮你个鬼!”对方很恼火。

杨兆勤矒了,两人咋这大火气?回到所里,请教老同志得知,“攮”在钟祥俚语是推一把的意思,但移民俗语中却是句脏话。

这事让杨兆勤感触很多:不能融入移民生活,怎能得到群众信任?

管富村农妇谢文阁的独子,跟邻镇一豆腐店老板外出打工,后不辞而别,十年下落不明。谢文阁控告豆腐店老板害了儿子,公安机关未发现证据无法立案,她便年复一年上访。

杨兆勤接手后,来到谢家。老人失子的伤痛和家徒四壁的困窘刺痛了他。他买来米面,掏出1000块钱让她置办生活用品,劝慰说:“人也找不到,老上访也不是个事。我帮你申请法律援助,打官司解决这个问题,咋样?”

谢文阁半信半疑地点头。杨兆勤忙前忙后,数次开庭后,法院裁定豆腐店老板赔偿5万元。上访十年的老人终于恢复平静的生活。

2010年,国家推广新农保和医保,柴湖镇福利院22名老人没户口,无法办理。接到求援电话,杨兆勤跑遍13个村庄,调查65名证人,翻阅上千张户口底册,忙了5个昼夜,帮老人办好了户口。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