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次登门,揉碎掰烂讲道理
在农村,宗族势力影响下,谁示弱就没面子。如果处理失当,顷刻间,邻里纠纷便会演变成恶性案件。
去年9月,马北村发生这样一件事。王某和全某本是隔条小路的邻居,关系不错。王家砌院墙,导致小路变窄,全家货车无法通行。全某劝阻,王某不听,引发冲突,王某用瓦刀将全某砍伤后逃走。
杨兆勤给王某妻子做工作,动员她让丈夫回来,结果遭一顿抢白:“在柴湖,土地和老婆这两样坚决不让人,你来管啥闲事?”
碰一鼻子灰的杨兆勤没泄气。他数次登门,揉碎掰烂讲道理:如果走司法程序,这赔的钱可不是小数。一打官司,仇算是结下了。邻居天天见面,脸往哪搁?
被感动的王某妻子劝夫回家。在杨兆勤的主持下,王家院墙后退10厘米,用一棵两家都认可的大杨树作宅基地界限。王某支付全某的医药费,两家人和好。“农村跟城市不同,乡里乡亲多沾亲带故,有时就是为一口气,争个面子。”杨兆勤说,“调解纠纷有技巧,但热心、细心、耐心和公心是前提。”
在柴湖镇19年,他每年调解处理的纠纷不下50起。帮贫济困,排忧跑腿,数不清琐事,让他在7万移民中积累了良好口碑。从一名普通民警成为副所长,再任指导员,哪家有不顺气的事,就会说“找杨所长评理去。”
危急时刻,他一头扎进火海
出身农家的杨兆勤兄弟姐妹众多,妻子下岗多年,自家生活节俭,资助困难群众却很慷慨。
如今已是酒店大厨的宋飞,忘不了“干爸”杨兆勤的恩情。宋飞是孤儿,曾经流浪街头,是干爸送吃送穿,联系学校,教做人的道理。初中毕业后,又是干爸出资,送他到武汉学厨艺,有了一技之长,成家立业。
李官桥村民徐清义,老伴患老年痴呆,儿子坐牢,5岁的小孙子过年放鞭引燃家里旧瓦房。闻讯赶来的杨兆勤看到抱头痛哭的徐清义,心里颇不是滋味。他跑回所里,抱起一床被子送到徐清义家:“老徐,先凑合用,家烧了,身体不能垮。有啥困难,吱个声。”临走,他塞了300块钱给老徐。
五金店老板胡中峰不会忘记,去年7月4日凌晨,自家商铺电线短路起火,报警后6分钟,杨兆勤赶到。火势越来越大,胡中峰想起二楼还有两个液化气钢瓶,如果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危急时刻,杨兆勤端盆水将自己浇个透湿,一头扎进火海,两个来回,将两个滚烫的钢瓶拖出来,头发被烧焦大半。
忆起2011年6月11日下午那一幕,柴湖大药房职工周霞仍心有余悸:“那天,有个狂躁病人买药,之后又说不是这种,拿刀乱砍。旁边就是幼儿园,正赶上放学,形势危急。杨所长冲过来,不到10分钟,把人给制服了。”
因为杨兆勤的出色表现,2012年5月,他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韩红芝 贺仁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