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一个月了才挖下这么点,进度慢!”
“要加快进度啊,老百姓们可等着住啊!”
星期天早上八点半,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自由路六号街坊轰隆隆的安置房施工工地,48岁的李国宏对着挖下的地基“指手画脚”,跟工人们大声探讨着。
勘察完工地,李国宏走进“学院社区”,坐下来擦了把汗。听说要谈谈他所管辖的社区,这位当了11年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大叔立马来了劲儿。“这正在挖地基的是一机(“一机”指“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棚户屋’改造的安置房,这可是今年最棘手的问题啊!我们已经把它顺利解决了,今天我过来看看。”李国宏有些兴奋地对记者说。
从2007年开始,自由路6号街坊“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始实施,项目共分三期,一期二期已经入住,只剩这三期迟迟拆迁不了。由于是一机家属院,企业职工工伤纠纷、分房争议、劳动纠纷等各类遗留问题多年积压,给三期征收拆迁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阻力。可以说这不是简单的房屋征收,而是一个解决多年遗留问题的系统工程。
但房不能不拆,群众不能不安置,这块“烫手山芋”自然而然就落到自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国宏手中。
面对拆迁安置政策的劣势及种种历史遗留问题,李国宏表情严肃的说:“这些楼房都是50年代的苏式老楼房,社区环境真的是不好,群众住着不舒服!楼房必须要改造了,我必须要让他们心甘情愿,高高兴兴的搬进新家。”
为了说服群众参加房屋改造,李国宏开始了“跑腿”办公。从2013年9月正式进驻征收工作现场以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进各家各户,政策解读、改造后的变化……李国宏挨个的讲。面对低保户和特困户,李国宏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有些群众确实是特别困难,光让人家搬,人家怎么搬?”对此,“跑腿书记”多方联系,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解决“廉租房”或低保。“厂区家属有个特性,就是归属感强,有些事儿啊他愿意找厂子,不愿意去找政府。”李国宏利用这个特点,想出了“分厂包户”的办法。一机职工是哪个分厂,哪个分厂就对他进行包户跟进。地企协作,同时也带动了一机24个分厂的积极性,拆迁工作有了大起色。今年5月中旬,631户居民的房屋征收工作全面完成。
李国宏(右一)向施工工人了解工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