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第一批活动单位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文山会海和调研、检查、考核、评比泛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工作纪律松懈,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三公”经费开支过大,“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侵害群众利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八大问题作为整治重点,进行集中整治,以真整真改的具体行动取信于民,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决心“削文山、填会海”
文山会海,调研、检查、考核、评比泛滥,是党政机关作风方面长期存在的几大顽疾。在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第一批活动单位就边查边改,狠抓落实,大刀阔斧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目前收到了明显成效。
省委带头制定详细的规范会议、领导调研、发文等措施,切实解决会议多而效率低、调研不实的问题。省政府制定出台《精简规范会议实施细则》,对各类会议数量、规模、时间等做出具体规定。“发文坚持确有必要、注重效用、少而又精的原则。”这是《实施细则》中对精简规范公文处理的一项规定,更具体的规定还有很多:凡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严格依法执行,一律不再发文;凡能通过电话、传真、便函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再发文……
2013年,以省委名义印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数量大幅减少。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同比减少53%;会议经费同比减少87.5%。截至2013年12月20日,省政府所属各部门的纸质信息比上年同期精简52%。而青政和青政办发文也减少了17%,信息简报则减少了51%。
“过去一到年底,各类检查、考核、评比都会轮番登场。”从去年底开始变了,省级166个检查考核项目缩减为52项。贵德县副县长王学军坦言:既腾出了干部精力,又节约了经费。
重拳砸向“三难”,关闭吃拿卡要门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老百姓对一些机关单位办事人员的固有印象。专项整治中,我省重点针对权力部门、执法部门、窗口单位,着力破解“三难”。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在窗口工作人员中推行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各级机关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大力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民活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问题,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察平台,从源头着手挤压“吃拿卡要”生存空间。
省级政务服务中心和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投入运营,推进了政务公开,规范了权力运行,为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制定《青海省贯彻落实<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实施方案》,建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逐步实现全省所有招标项目全过程电子化,有效解决了招投标领域存在的围标串标、暗箱操作、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等问题。
与此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查违纪违法案件,集中治理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行业的突出问题,对“吃拿卡要”等行为形成震慑。
公安机关窗口单位多,和群众接触也多,过去“三难”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末,省公安厅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全省63个派出所和基层窗口单位,开展明察暗访。很多办事的群众告诉工作组,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四风”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户政、车管、出入境便民服务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利民便民新举措。群众渐渐感受到来自公安机关的关爱和温暖,慢慢积累着对公安民警的信任和支持。前来办理出入境证的群众对记者说,“现在笑脸多了,门槛少了,办事也更便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