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认真”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
讲“认真”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决定着党怎样加强自身建设、怎样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段论述,既阐明了党的性质,也内含着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党的性质规定着党的宗旨,党的宗旨体现着党的性质,两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践证明,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采用科学方法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制度建立之后,讲“认真”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从作风抓起,从自身做起;出台“六项禁令”,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三项承诺”,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反腐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既打“老虎”,也抓“苍蝇”,“三公”消费减少了,干部作风好转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提高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党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一认真,就细致;一细致,漏洞就少;漏洞一少,必然严格;一严格,党的执政能力就能提高,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能得到保持,党群关系就更加密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取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所在。但宗旨不等于行动,要求还不是效果,实现服务人民在行动和效果上的有机统一,还必须讲“认真”。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不能不说与部分党员干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不认真”有一定的关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为人民服务不“认真”,必然导致工作作风浮躁,搞调研蜻蜓点水,抓工作浮光掠影,甚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诺不践,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敷衍搪塞。事实表明,只有我们“认真”对待群众,群众才会“认真”对待我们;只有我们“认真”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真心支持我们。在改革发展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但只要认真调查,认真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即使工作一时不圆满,也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