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罗俊:30年,他在山洞中追寻世界标准

2013年11月07日14:58  来源:光明日报

  【以先锋模范为镜】

  30年,他在山洞中追寻世界标准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

  罗俊是我国著名的引力物理学家。在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人防山洞里,他带领他的团队,30年如一日,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探索引力规律,测量结果多次被国际物理学基本常数委员会(CODATA)收录。

   山洞是“世外桃源”

  走进喻家山人防山洞,尽管洞内安装了通风系统和十几台除湿器,记者还是觉得胸闷、幽冷、潮湿。可是,在罗俊眼里,这里却是引力实验最得天独厚的场所,是科研人员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引力实验对恒温、隔振、电磁屏蔽等要求极高,人防山洞的‘优越’环境简直是为引力实验‘量身定做’的。”说起为什么要在山洞里做实验,罗俊掰着指头细数起山洞的好处。

  从198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在喻家山人防山洞里筹建引力实验中心起,罗俊将人生中最精彩的30年献给了引力中心。

  最初的10年,为了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这个难题,罗俊尝试了不少方法。从机械共振法到电磁引力静平衡法,从提出一个个方案到研制一台台仪器,罗俊在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总结中,最终选择了扭秤周期法来测。

  那段时间,罗俊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他几乎都在山洞中做实验。潮湿阴冷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左半边脸上出现了一块块白斑,他却毫不在意;大把大把地脱发,头发几乎掉了2/3,他索性剃成光头,戴上帽子。

  执着的兴趣、不懈的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1998年,在解决精密扭秤特性研究、实验背景场监测等关键问题后,罗俊采用精密扭秤周期法取得了105ppm(1ppm是百万分之一)相对精度的测G结果。随后,他们通过研究吸引质量圆柱体的偏心对结果进行修正。测量结果最终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推荐的万有引力常数值所采纳。

  又经过10年的努力,2009年,罗俊团队采用花费3年时间精细加工的圆球作为吸引质量,解决了球面间距高精度测量等问题,将G的测量精度提高到26ppm。这是国际上精度优于50ppm的六个结果之一,也是采用扭秤周期法测得的最高精度G值。

  伴随着一项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发布,引力中心的研究逐步走到了前沿,国际地位逐步提升。

  “这里已成为世界的引力中心。”今年暑期,美国华盛顿大学保罗·博英顿教授在时隔20年后再次参观中心时,由衷地感叹。近年来,国际同行中的顶级专家,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詹姆斯·福勒教授、法国国际计量局前局长特里·昆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莱利·纽曼教授等人,陆续主动到访引力中心,交流经验、讨论合作。

  “人们总是问我,山洞条件那么苦,你怎么坚持下来的?可我从来没觉得苦,感受到的更多是乐趣和幸福。”罗俊笑着说,“我是科学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兴趣和执着足以支撑我克服一切困难。在山洞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里,我能够静下心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我的幸运。”

分享到:
(责编:乔业琼、杨媚)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