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水平有新提升
一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市、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46条量化标准;指导毕节市及乌当区、汇川区按照国家要求,开展了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已向国家提出验收申请。
二是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筹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已配齐,相关内设机构已调整到位;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机构编制方案已印发,办公区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指导意见》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在组织研究制定交易目录和收费范围标准;已受理公共资源交易中的举报投诉39件,查结35件。自第一个中心成立以来,截至7月31日,全省十个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8890宗,成交金额1551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31亿元。
三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加快。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对省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新版网站于2013年2月8日正式上线运行,1-7月,共发布信息22383条,日更新信息140多条,网站日均访问量达2.58万余次。《省市县三级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7月17日硬件设备已进行公开招标。
改进作风有新变化
在坚持厉行节约方面,省级部门年度预算统一压缩了5%的行政经费,共计5992.8万元,统筹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相关项目;省本级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定额实行“零增长”,省财政不单独安排省级部门公务接待费,省直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不超过2009年按规定比例压缩后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调整程序和相关标准,明确了会议经费预算分类管理措施;完成了省级53个部门、8个市(州)2013年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据审计,省级各部门2013年一季度“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同比减少39%。
狠抓工作落实方面,省政府领导对重点工作带队督查,统筹推进工作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将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责任分工,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落实要求,省政府督查室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半年通报,对“5个100工程”、铁路公路建设、中职百校建设、节能减排、系列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20余项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查。省直各部门对省政府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处室和责任人,采取了厅长包市(州)、处长包县和项目等具体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