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武警甘肃总队在抗震救灾任务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纪实

2013年08月16日16:47  来源:甘肃日报

转变作风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大灾就是大考。严峻的灾情、复杂的情况、艰巨的任务,不仅检验着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也考验着部队的工作作风。

总队借鉴汶川、舟曲抢险救灾行动的成功经验,明确要求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全力以赴,全员动员。任务中,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经受了考验,得到了弘扬。官兵同住一帐篷,同卧一张席,汗流在一起,心贴在一块,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在抗震救灾任务中凝聚为更加坚强的战斗集体。

面对灾区地处山区、交通路况差、任务艰巨繁重的实际,救援分队组建了23支党员突击队打攻坚战、啃硬骨头,叫响“一个党员一面旗、一名干部一标杆”“我是党员我先来”“这里危险我先上”等口号,第一个钻进废墟救人,第一个背遇难者遗体,发挥尖刀核心作用。

搜救任务中,一个个党员在泥泞中坚定的脚步、艰险中匆忙的背影,给群众以信心和力量。29名军师团职干部和247名共产党员英勇无畏地冲在救援最前列,将对党的忠诚热爱凝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合力,为灾区群众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三支队工化救援中队中队长韩克强,强忍高原病复发的病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最后硬是被抬下来才休息。曾在岷县特大雹洪泥石流救灾中荣立二等功的士官党员马亚洲,始终战斗在一线,手划破了、脚刮伤了顾不上包扎。三支队支队长苏伟带领120名专业救援分队队员,率先抵达灾情最重的梅川镇永星村、永光村,连续奋战,挖掘出1家3口遇难村民遗体,现场官兵神情凝重、眼含热泪,集体向遇难村民默哀,现场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暴雨让漳县石川乡菜子川村寨上社存在山体滑坡危险,50多户受困群众急需转移。家住半山腰的康素芳为家里的上千公斤药材发愁。指导员韩克强二话不说,立即带领6名官兵组织抢运,跑上跑下20多趟,将康素芳一家安心地送上了转运车。

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阻断了梅川镇通往永光村的道路,永光村再度成为震中“孤岛”,余粮仅够维持一天。决不能让受灾群众忍饥挨饿。40名官兵每人用防水背囊背起30多公斤的米面粮油,踏着泥泞徒步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群众眼含热泪,冒雨将官兵送出了很远很远。

总队医疗救护分队21名官兵,带来4台救护车,在重灾区梅川镇设立固定医疗点,并深入村庄送医送药,转运救治受伤群众1200余人次,发放药品价值5万余元。村民们赞叹:“有这样的党员是党的荣耀,有这样的部队是人民的幸福。”

梅川镇永光村村民褚延才,老伴、儿子、儿媳3人遇难,救援官兵考虑到他和3个孙子生活没有依靠,主动和老褚结成帮扶对子,自发捐款资助3个孩子上学。老褚十分感激,见人就说:“我现在有了依靠,这些兵娃子就是我的亲人!”(通讯员 先晓鹏 马宝宝)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