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如何扫除奢靡之风?

2013年07月31日15:5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建立完善的治奢体系

首先,要有不能奢侈的预算体系。建立一套公开、细化的预算体系是遏制奢靡之风的前提。要细化预算科目,强化预算的硬约束力,控制好“预算外收入”这张滋生公款消费的温床。

其次,要有不易奢侈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三公”经费支出的评价机制。让群众对于大兴享乐主义和厉行勤俭节约的单位与个人,都能一目了然。

再次,要有不敢奢侈的惩戒体系。探索逐步将公款奢侈提升至法律制裁的高度,而非仅仅纪律处分或道德谴责,从而拉起防奢治逸的“高压线”,使得“馋嘴”、“贪脸”、“色眼”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江苏省海门市委组织部 季煜鑫


要多些“以此为例”

奢靡之风的存在,与惩戒不力有很大关系。面对请吃请喝、超规格接待,不拒绝不批评,甚至顺水推舟,一句“下不为例”就了事。对于廉洁自律、厉行节约,制度规定不少,但总是执行不到位。究其原因,就是违纪成本太低。因此,扫除奢靡之风,就要多些“以此为例”,严查严办,重树制度威严。

一是要狠刹“下不为例”之风,就要坚守原则不动摇、不懈怠,敢用“以此为例”取代“下不为例”,决不为违法违纪之事开“绿灯”。二是谨慎使用“下不为例”,不能乱用,最好不用。决不以“下不为例”为自己和他人开脱责任,不人为设置“保护伞”,不说不用,“下不为例”就没有市场。三是常用“以此为例”,树立对原则和制度的敬畏心。违法违纪之事,仅限于“以此为例”,用严惩不贷的威慑力,避免“下不为例”再度发生。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 朱晓东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