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学生实践团在重庆和“棒棒军”一起劳动、交谈。资料照片
“挺进鹤壁”,队长申天宁为北师大法学院鹤壁暑期实践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7月8日开拔,7月14日返京,为期一周的实践中,为了解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实际问题,申天宁和队员们走访农户、采访政府、参观农业产业园区,辛苦却充实。
“走到老百姓中去,听着他们对富裕的渴望、对发展的信心,我似乎摸到了中国跳动的脉搏,也深深感到一种责任。”这位研究生党员话语由衷。
和申天宁一样,这个暑假,北师大7000多名学生党员正经历着一场生动而深刻的教育。基层实践让学子们受教育、长才干,增进了对基层的了解,对广大群众的感情。而他们活跃在百姓中的身影,也成了北师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亮丽的开局之作。
奉献社会:“在‘接地气’的生活里体现人生价值”
太阳刚爬上山梁,贵州毕节大河乡岩口村的100多位山里娃就踩着山路跑进教室,兴奋地等着北京来的老师们。
20天的支教活动刚开了个头,12位北师大本科生组成的“启航爱心支教队”就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可爱的学生、淳朴的乡亲。他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制定了调研计划,准备在支教之余入户走访、深入思考:我们能为这片贫穷却充满希望的山村做些什么?
同样的问题,一直盘桓在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邵京京脑海里。
7月初,她带着本学院8位党员,开展了以“重庆棒棒军生存状况调查”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跟着搬运工们在烈日下奔波、帮着搬小件物品、看着他们一个馒头打发一顿午餐,大学生们很受触动,也坚定了用知识回报社会、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的愿望。
除了暑期,学子们自发服务群众的实践在平日里也不曾间断。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中,加入“学生宣讲团”、参加“党史进社区”活动已成热门行动。3年来,该院组织师生上百人次,先后走进20多个社区为居民讲党史、宣讲理论。
这些活动备受学生欢迎。“既能在‘接地气’的生活里体现人生价值,又能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还能增强和群众的感情”。邵京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