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取信于民。青海省把为农牧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四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大力气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帮助农牧群众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层的许多困难是受多种因素制约、长期积累形成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之一就是要解决一些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弥补一些多年受条件制约对部分群众的亏欠,让普通农牧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青海省市(州)县三级选派5189名干部进驻217个藏区乡镇和634个重点帮扶村,强化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群众反映的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基础设施条件差、增收渠道窄等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解决。
果洛州玛沁县尼玛龙村地处深山,到镇上的道路狭窄处只有一两米宽,一旦下雨或下雪,连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摩托车都走不了,每逢阴天下雪,牧民群众出行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万一有生病的牧民,只能靠人背牛驮,翻一座大山,到大武镇去看病。吃水也要到三里外的河中去背,夏天遇上暴雨洪水,就吃不到干净的水……县委县政府把“为民”、“务实”的要求坚决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花大气力帮助农牧群众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3月份,县上为吃不到水的牧民打了机井,还配发了水泵,一口井的投入达到2.6万元,现在尼玛龙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口井。5月份,县上又拿出专项资金20万元,把尼玛龙村到大武镇的50公里道路拓宽到6米,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群众的出行。尼玛龙村老支部书记久科说:这次县上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道路通到了家门口,水井打在了房门口,出行和吃水方便了许多。久科的儿媳妇高兴地说:“以前缺水的时候,根本就不拖地,衣服也是好久才洗一次,现在,我家几乎天天早上拖地,每两三天就会洗一次衣服,家里洁净了,身上穿的也干净了,人也精神多了。”
海北州有26个“农事队”,因其特殊性,在实施农牧区建设项目时既不按农村和农民对待,又不按牧区和牧民对待,长期处于“两不靠”状态,成为全州特有的特殊贫困群体。2012年农事队人均纯收入较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差5673元,只有1762.92元,群众期盼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其中,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农事队是农事队里的“贫困典型”。教育实践活动中,海北州委常委班子把用过硬的作风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重要内容,为从根本上解决全州26个“农事队”,1206户4460人的脱贫难题,州委常委班子集体赴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蹲点调研、把脉“会诊”,深入基层摸实情、解难事,开展“现场办公”,深入最贫困的地区,全面了解群众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看法,倾听群众意见,在矛盾突出的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多部门反复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牧区农事队扶贫攻坚的意见》和《海北州牧区农事队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制定多项扶贫攻坚政策措施,协调2.28亿元建设资金,全面实施牧区农事队易地扶贫、推进产业发展、提升素质和社会保障建设等扶贫攻坚项目。按扶贫规划,预期到2015年底全州26个农事队人均纯收入可达到所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1206户贫困群众有望和全州人民一共步入小康。农事队的群众形象地说,“干部走群众路线,让群众走上了小康路”。
为农牧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就必须沉下去,与群众心贴心,深入田间地头、畜棚圈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农牧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
海东市乐都区大部分乡镇位于山区,很多村庄距离乡镇和城区较远,群众办事极为不便。为便于惠民政策落实,避免群众跑冤枉路,各级党组织立足实际,在19个乡镇354个村探索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根据证照办理、缴费报销、政策咨询、民情诉求、公益服务、矛盾调解6大类多个小项代办或协办范围,从新农保、新农合缴费到医药费报销、民政救助,再到邻里纠纷调解,代办事项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有效避免了以“不是职责范围内”等推诿不办的现象发生。各村设立村民事务代办服务点由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轮流坐班受理群众需求。目前全区354个村民事务代办服务站(点)共为群众办理事项4000多件,化解矛盾38起。
玉树州囊谦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育实践活动中,囊谦县各级党员干部纷纷下沉一线,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记者在毛庄乡采访时看到,农牧民家中都挂着一张党员干部联社情况表,详细记录党员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联系牧民户数等情况,牧民只要一个电话,党员干部就能上门服务。赛吾村村民阿扎告诉记者“我去年底看病花费两万多元,但因为不识字,不会说汉话,医疗费用迟迟没有报销。今年我按照乡里发放的党员干部联社情况表上的电话,把联系我家的乡干部扎西叫过来说明了我的困难,扎西二话不说,带着我的住院票据,骑着摩托奔波了近百公里,到县上替我办理了报销手续,并把所报的1.7万元现金送回了我家。”
农村牧区是联系群众的难点,扩大覆盖面的重点却在城市社区。青海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全省6.11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4053个,完成服务项目2211个(次),累计投入资金355.7万元,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
让基层有能力愿意为群众解决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干部为群众办事没条件,人心浮动积极性不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青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关怀、激励、帮扶出发创新机制,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高人员工资待遇,激发了农村牧区、城市社区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
强化对基层的投入,让基层有能力干事,有能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青海针对部分基层基础条件薄弱的实际,尽最大努力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提高村(社区)运转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大村4万元、小村3.5万元,社区不低于5.5万元;今年,省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17亿元为每个重点帮扶村落实50万元帮扶资金。
提高基层干部工资待遇,让基层工作人员安心干事,愿意干事。青海全面提高村(社区)“两委”成员报酬标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报酬提高到上年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7倍(加强“三基”建设中尽一步提出要达到3倍的增长目标),社区“两委”成员月报酬标准达到上年度全省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096元。采访中,小桥大街办事处小桥社区党委书记黑兴梅说:“以前社区工作量大,忙起来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工资待遇还低,办公条件也不好,大家干活的积极性不高。自从去年以来,社区“两委”成员月报酬标准提高了,大家非常高兴,从1350元大幅上调到3096元,现在这份工作非常抢手,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社区两委的工作比原来好开展多了……”。
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同时,青海坚持两手抓,把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作为改进“四风”,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另一个抓手。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4项;县乡村建立健全综合办公服务中心2491个;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的单位976家,占全部单位的56.4%;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34起51人;对存在“三难”的21个单位,38人次进行了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