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梁龙义:把办公场所搬到群众中去

2014年12月11日15: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淮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梁龙义(人民网记者 于凯 摄)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11日电 10日下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暨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颁奖座谈会”在人民网召开。安徽省淮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梁龙义在会上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淮北市辖一县三区,共有34个镇(街道)、431个村(社区),220万人口。2009年,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开放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取得了“推倒一堵墙,拉近党群心”的实效。此做法受到原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肯定。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又全面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把办公场所搬到群众中去,取得了“拆除一张桌,赢得万民心”的实效。这一做法在中组部简报和人民网刊发。

根据安排,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概括起来,就是“一取消、一增设、一完善”。

(一)取消专用办公室。将活动场所二楼的村(社区)干部专用办公室全部取消,统一到一楼为民服务大厅集中办公。取消后的办公室改为专业工作室、文化活动室等,新增为民服务空间2万多平米。郭王村书记徐钦玉是食用菌种植专家,推行集中办公后,他把专用办公室改为“徐钦玉工作室”,一年多来共受理关于食用菌种植方面的咨询430多次。

(二)增设群众说事室。在活动场所一楼专门划出一间办公用房,用于群众说事,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今年以来,“说事室”共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790多件。

(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轮流带班、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定期回访沟通等制度,保障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如定期回访沟通制,确定每月的27、28日为集中“说事日”,组织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同时,建立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楼长)三级“说事”信息反馈通道,促进了疑难问题的解决。

二、主要成效

(一)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村(社区)干部走出单间办公室,使其直接暴露在群众的眼皮底下,干部在不在、在干啥,群众一清二楚,无故不上班,上班打牌、聊天、玩游戏的明显减少。特别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后,人人为民代理事项,重要问题定期回访,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集中办公不仅方便干部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提高,还可发挥集体智慧,现场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洪庄村原上访户张传文逢人就夸:“以前多次找村干部反映自留地纠纷问题,都没能解决。自从村里设立“说事室”后,再去反映这个问题,村干部当时就约对方进行调解,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三)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村(社区)干部从二楼专用办公室搬到一楼服务大厅,零距离接触群众,直接倾听群众心声,现场化解矛盾纠纷,干群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居民)到活动场所休闲娱乐、咨询政策的多了,找茬闹事的少了;村(社区)干部笑脸相迎、热情办事的民主作风增多,门难进、脸难看的衙门习气减少。

三、主要启示

(一)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加强作风建设是关键。“集中办公”若只是“集中到一起坐着”,不能端正工作作风,与“单独办公”没有本质区别。要真正拆除影响干群关系的“隔心桌”,必须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对干部服务群众情况明察暗访,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二)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提高服务能力是重点。应注重选拔作风正、能力强的人进入村(社区)班子。要突出党性、道德和法治教育,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使基层干部全面掌握为民服务内容,明白办事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增强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和效率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

(三)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完善落实制度是保障。实现村(社区)干部为民服务常态化,必须不断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机制。在抓好干部轮流带班、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等制度落实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健全督查、激励机制,形成内在约束力,调动干部积极性。

分享到:
(责编:秦华、王金雪)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