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活动简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470期

甘肃省甘南州用群众工作推动化解两个村60年历史积怨

2014年11月27日10:12  来源: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乡尼巴村与江车村,因草场之争近60年来多次发生械斗,严重影响甘南藏区社会发展稳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甘南州把化解“尼江”问题作为活动重要内容,省委专门派出一名省委常委具体负责,州委专门成立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着力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

把“增进信任”建在“打开心结”上,准确掌握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愿望,增强干部信心。针对“尼江”问题历史积怨深的实际,运用“文火煎慢药”和“轻手解心结”的办法,从打开群众心结、拉近群众距离入手,采取朋友式面对面、平等式手拉手、协商式膝碰膝、亲人式心贴心的办法,先后进行上百次的反复沟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让群众呼声面对面传递到党委领导,让党委政府解决“尼江”问题的决心、信心、措施直接传递给群众,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把“尊法立威”建在“违法必究”上,坚守法治底线,重塑法治权威,为两村问题解决形成共识和规范。针对2012年个别江车村民用乱石打死尼巴村一名村民,使两村关系再次陷入紧张局面,甘南州坚持“政策攻心”和“法律震慑”相结合,对犯罪嫌疑人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州委主管领导与犯罪嫌疑人多次面谈,教育引导他们放弃“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放下思想包袱,勇于承担后果,并深入犯罪嫌疑人家中,帮助其家属解决实际困难,为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解除后顾之忧。目前,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主动投案,两村群众激动情绪极大纾解,两村群众“违法不必担责”的扭曲心理被坚决纠正,两村“法外之地”和“法外之人”的问题得以解决。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树立了法治权威,为进一步依法解决“尼江”问题奠定了法治基础。

把“对症下药”建在“听诊把脉”上,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在两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前提下寻求解决办法。长期以来,两村已经形成了共牧实际,稳定符合两村群众的基本权益诉求。甘南州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征求两村群众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同一草山两村和谐混牧、局部草场双方轮流放牧”的“大混牧、小轮牧”办法,成功化解两起持械对峙事件,避免了流血冲突的发生,使两村群众能够在相融相合中促进交往交流,为从根本上解决“尼江”问题奠定基础。

把“争取人心”建在“民生开路”上,吸引群众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使争斗思想没有市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解决“尼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敲开了百姓心门。州委州政府帮助两村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制定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在社会事业、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群众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脱贫致富奔小康上来。目前,总投资3700多万元的乡村道路、危房改造、文化广场等一批民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江车村级组织活动办公场所已经建成使用,这些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把“筑牢堡垒”建在“夯实基础”上,建强村“两委”,使其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掌握信息、团结群众的“桥头堡”。针对长期以来“尼江”两村党组织几乎不发挥作用,有时甚至被一些宗族和宗教势力所左右,部分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成为械斗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的实际,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在充分做好两村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原“两委”班子坚决调整,将一批能干事、会干事、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充实进“两委”班子,通过项目资金投入助其树立威信、依法打击犯罪助其确立权威的办法,使他们成为党委政府的先锋队。通过半年多时间,新“两委”班子经受住了考验,在抵制各种消极情绪、理顺群众思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解决“尼江”问题的过程中,甘南州探索形成了一套做好新形势下藏区群众工作的“十字诀”经验做法:念好“真”字诀,真情感召群众;念好“懂”字诀,掌握群众心理;念好“实”字诀,满足群众需求;念好“会”字诀,善与群众交流;念好“信”字诀,回应群众期盼;念好“贴”字诀,坚持问计于民;念好“快”字诀,及时化解矛盾;念好“纠”字诀,勇于改正错误;念好“活”字诀,灵活处置问题;念好“准”字诀,做到抓主抓重。这既是解决“尼江”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继续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做法。目前,“尼江”问题实现了由坚冰一块向破冰融冰、社会秩序由动荡向可稳可控的转变。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