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云龙县因地制宜,以干部职工“一卡五联”(“一卡”,即:建干部群众“连心卡”, “五联”,即:进农家门、听农家话、住农家屋、帮农家忙、解农家难)、机关部门“一区五送”(“一区”,即:建立一块“民情责任区”, “五送”,即:送法律政策、送实用科技、送发展信息、送党的温暖、送和谐新风)、基层党组织“一转五建”(“一转”,即,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五建”,即: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联系群众体系建设、服务群众体系建设、服务责任体系建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活动载体,做实群众工作,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拉近了距离,实现干群关系“鱼水情”
“56岁了,从来没有想过县委书记会经常来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动起来,建设好家园、发展好生产、过好每一天……”热情朴实的团结乡河东村波罗吾组村民杨学华和妻子施石旺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高兴的指着新建的房子、围墙、洗澡间说。实行“一卡五联”工作机制,促使各级干部走出机关,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主动到边远山区“串门、认亲”,把基层群众当家里人,把群众的话当家里话,把群众的事当家里事,消除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阂”,形成了干群“一家亲”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 全县2761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6445户,发放联系卡6445张,干部进农家1万多人次,召开民情恳谈会3000多场, 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随机调研500多人次,形成调研报告233篇,参与农业生产活动6000多次, 收集到合理意见建议2800多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1400多件。检槽乡乡长徐云仙感慨地说:“我们去年到群众家里开展工作,开始群众理也不理,后来才倒一杯茶,现在有喜事都要约我们去家里吃饭。”诺邓镇杏林村村民杨树群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呀!让我们感受到,好像随时随地干部都在我们身边,随时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情况、实际困难”。
团结了力量, 地区发展拧成“一股绳”
“做梦都没想到这么边远的山村也能通公路”,云龙苗尾傈僳族乡群众施昌华激动不已地说。实行县级部门挂钩行政村“一区五送”工作机制,让县级部门把“群众想办的事”和“政府要办的事”拧成一股绳、汇成一条心,形成“集体的事大家共商、集体的事大家共做”的浓厚氛围,推进了两个投资上百亿元水电站建设的和谐移民,被评为全省水利水电移民工作先进县。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双落实,涌现了全省“整乡推进”试点项目实施中的“漕涧速度”。 截至目前,县城总规修编、果郎山地城镇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四标段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县城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县城改造提升灯光亮化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县大小牲畜存栏72.76万头(匹、只),大小牲畜出栏数达17.73万头(匹、只);核桃种植面积达128万亩、麦地湾梨累计种植面积达3.8万亩;生态茶园面积达3.1万亩,投产面积2万亩;种植中药材20570亩,种植烤烟3.85万亩,诺邓景区接待游客41.67万人次。完成拆除重建2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的地勘工作,加固改造校舍1167平方米;70个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和检槽、关坪卫生院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功果桥镇中心幼儿园启动建设,苗尾乡等4个中心幼儿园前期工作有序推进;“3·03”地震672户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受灾农户已全部入住;“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新农合补偿报销减免30.3万人次,报销补助资金3288万元;新增就业98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3个;共发放城市低保金875.9万元、农村低保金2689.7万元、五保供养金103.7万元。2014年度农村危房拆除重建500户项目正有序开展。
转变了观念,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
长新乡豆寺村党总支书记杨正先连用“六个好”,描述了开展“三一三五”工作法以来村里的变化:“搭建了干部有位有为的“好平台”、建立了干部包户结对连亲帮扶的“好机制”、树立了一批群众评群众的“好典型”、开展了感恩立德宣传教育的“好活动”、培植了农民增收的“好产业”、实现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好成效”。”“一转五建”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神经末梢”,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增添新活力。截止目前,共有40名县、乡、村主要负责人在媒体上“露脸”谈打算、亮承诺,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良好氛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头边学边查边改,有针对性地对文风会风、公务接待、上下班纪律、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干部外出报告、县城交通问题、“三清洁”工作和“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深化等8个方面14个问题进行边学边查边改,对整改事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截止目前,14个问题都已进行了整改,全县“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33.3%,会议比去年同期下降17.7%,发文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8%,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500多平米,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10件惠民工程;投资2324万元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上报省、州待批复;今年来,新增加投入了800多万元,用于提高村(社区)干部及基层党支部书记待遇、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和 “红色信贷”等工作,投入18万元为全县360名村(社区)干部购买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为500元/人/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真正变“群众动嘴”为“干部跑腿”,努力做到群众点菜,党组织下厨。
(云龙党建云平台供稿 施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