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云龙县全面推行机关部门“五送”和干部职工“五要”工作制度,攻破服务群众最后一道关卡,架起服务群众 “连心桥”,实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机关部门“五送”、攻破服务群众最后关。一送法律政策:做群众工作很难是基层干部的一个同感,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干部普遍欠缺政策和法律,群众需要得到却难以得到,经常出现小事变成了大问题,甚至出现干群冲突,对此,县委有针对性地组织政法、政研、土地、农业、林业、水务等20多个涉农部门,编印出了《云龙县农村工作简明知识200问》的册子,现已将20000册发放到全县干部群众手中,在此基础上,县乡成立了政策、法规宣讲团,深入到乡镇、村、社宣讲了770余场次,通过政策法规的普及,干群之间的矛盾减少了,群众之间的民事纠纷也在大幅度下降;二送实用科技:云龙山区群众分布在澜沧江、怒江大峡谷,实用科技的普及相对较低,县各部门以县上培植的林果、畜牧、烟草、生物四大富民产业为重点,对农民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有的部门靠发放资料,有的部门开展现场培训,也有的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到目前对广大群众进行科技培训454场,使农民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致富本领;三送发展信息:县上充分发挥挂钩部门职能优势,帮助所挂钩村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思路,提供生产、经营、销售方面的信息,并积极为群众争取实施项目的资金,帮助群众制定发展项目计划176个,争取改善民生项目的资金4867万元;四送党的温暖:就是要求挂钩部门摸清所帮扶村60岁以上老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家庭、贫困在校生家庭以及受灾户、病残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建立专门工作台帐,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提供物质和资金救助,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目前县乡部门已投入资金65.6万元,看望慰问了2660余名困难群体;五送和谐新风:挂钩部门帮助所帮扶村建立完善《村规民约》633条,开展“孝亲”、“敬老”、“移风易俗”、“文明礼让”、“感恩教育”等活动107次,引导所帮扶村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
干部职工“五要”、实现联系群众零距离。一要进农家门:县委要求全县干部职工都要与农户挂钩,县处级领导联系不少于5户、乡科领导不少于3户、一般职工不少于2户,活动期间走访农户不少于4次,全县1992名干部职工联系了5936户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帮助逐一解决;二要听农家话:干部职工在实地走访中要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向群众征求对干部改进工作的建议意见,已征集到了2303条;三要住农家屋: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县委要求每个干部职工要在所联系农户家中住不少于2天,召开群众会,宣传政策,了解情况,与农民交友,从县委书记到一般职工都放低身份,深入到了联系户家中,白天参与劳动体验,晚上与群众交心谈心,目前干部住农家3631天,召开民情恳谈会1539场次;四要帮农家忙:活动期间县乡单位都组织干部到农户家中帮忙,联系户家里办婚嫁事,只要邀请干部都会上门杯喜酒,联系户的娃娃考上了大学,干部就上门道个喜,这些细小的举动增强干群情感,拉近了干群距离。目前全县干部已到联系户家中参与农业生产活动2521次,干部职工通过体验,真正感受到了当一个农民的艰辛;五要解农家难:为群众办实事、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干部职工都力所能及地去做,个人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也的尽量协调,让群众提出的问题都逐一得到解决。目前县乡村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60多件,已累计落实解决民生的项目资金达4867万元。
(云龙党建云平台供稿 施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