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市容园林委党委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精心组织,学在深处;边学边改,改在痛处;知行合一,干在实处。以深入实施“美丽河东·一号工程”和扎实开展“三清一绿”行动为契机,将市容园林事业与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显著提高了全委党员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有效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有力推进了我区市容园林事业稳步、持续、快速发展。
一、以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工作为基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我委迅速掀起。委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焦裕禄精神、“三严三实”要求为重点内容,深化党的性质宗旨教育,深化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深化党纪党规教育,深化党史、国情、市情、区情教育,自上而下,坚持“三个集中”,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认真学习、深入思考。
(一)集中组织开展三个层面学习。
一是定期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定并印发集中学习日制度,将学习资料汇编成册,确保每位理论中心组成员人手一册。根据区委要求及时更新学习内容,提前制定学习及讨论的具体安排并及时发放,做到学习有计划、发言有提纲、时间有保证。二是组织各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召开专题学习培训会。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委规定的30个必学篇目和30个思考题,以交流讨论、经验介绍为主要形式,变“一对多”为“多对多”的学习培训模式。通过成果分享、体会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学习目的。三是以各基层支部为单位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开展集中学习。各支部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努力做到学习内容不漏项,覆盖范围不漏人,教育形式多样化。
(二)集中组织实施两项主题教育。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践行‘三严三实’表率”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请进来”的特色举措邀请区委第一督导组常务副组长胡红利同志对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基层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业务骨干进行主题党课培训,使全体与会人员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同时,通过领导干部领学、突出重点精学、深入基层助学三种主要形式,让每一名干部职工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在对照深查上下功夫;以焦裕禄精神为鼓舞,在笃行实改上下功夫。二是认真开展《面向未来的赶考》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总开关’拧得紧不紧?作风‘篱笆’扎得严不严?发展轨道正不正?政绩观正确不正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一系列问题,全委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广泛讨论。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指导,确保主题教育活动有成效、有收获、有促进。
(三)集中组织观看多部教育影片。
机关支部组织观看了《焦裕禄》、《生死牛玉儒》、《王东明王正宏邹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专题教育影片;各基层支部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职工观看了《郭明义》、《雷锋》等重点教育影片。每一次的观影活动,都是生动的、触及心底的党性教育,也都是震撼的、关于理想信念的深刻洗礼。通过观影活动的持续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委干部职工投身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以落实“一二三四五”的工作目标为核心,改善市容环境,重点惠及民生
市容园林工作事关群众生活,事关城市形象,事关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我委将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一二三四五”的工作目标,不断把工作重心转向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美丽河东建设的实际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一)牢牢把握一个主题,即市容园林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主题。
建设美丽河东的部署,既为市容园林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更对我们由传统拼汗水、拼体力的奋战方式向拼智慧、拼科学的精细化方式转型提出了挑战。全委干部职工将进一步发扬“创新引领发展,标准成就水平,突破打造精品,管理提升效能,拼搏创造业绩”的市容精神,认清形势,顶住压力,统一思想,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敢于担当的使命感,认真做好整体发展的谋划思考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推动新跨越,促进新发展。
(二)认真做好两个牵头,即市容整治和市级卫生区复审的牵头组织。
一是牵头组织实施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精心组织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公园绿化、绿荫泊位的“四绿”工程;结合“美丽河东·一号工程”,重点实施桥园公园的提升改造及东南半环快速等8条重点道路的建筑整修;重点完成六纬路粮食局高层住宅的综合提升改造、7.2公里海河沿线(自赤峰桥至海津大桥段)设施的提升改造以及海河沿线灯光修复工程。二是牵头组织好市级卫生区复审工作。组织指导各有关单位对照《天津市市级卫生区标准》的10大项59个子项内容做好爱国卫生、环境保护、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资料准备,做好迎接复审的各项工作。
(三)着力强化三种意识,即开拓创新的意识、干事创业的意识和安全稳定的意识。
一是着力强化开拓创新的意识。主动适应新形势,破除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市容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瓶颈,善于挖掘和创造新经验,多出精品,多出亮点,使城区环境质量再上新水平。二是着力强化干事创业的意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对工作做到思路清、底数明,心中有大帐、手中出细活。对阻碍市容园林事业发展的环节,不只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而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定“难度”。三是着力强化安全稳定的意识。坚持对市容环境整治、公园建设等工程项目和机关、基层单位、班组点、苗圃花窖等点位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无事故。
(四)建立完善四项机制,即市容整治检查复修机制、市容环境保障应急联动机制、工作调研机制和督查督办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市容整治检查复修机制。经过多年的市容整治,现有道路沿线的广告牌匾、灯光设施及建筑外檐等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此,我委一方面将积极争取市里的项目资金,对已整治道路开展周期性的修复;另一方面要建立自身的日常巡查制度,成立专业化的检修队伍,确保整治成品的设施完好和安全。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区域内夜景灯光设施的统一管理,确保灯光的完好率达到100%,开启率达到98%。二是建立完善市容环境保障应急联动机制。以十一经路、卫国道、新开路、东南半环等重要迎宾线为重点,本着“做细、做优、做亮”的原则,建立完善市容环境保障应急联动机制,高标准完成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要市容环境保障任务。同时,全力做好冬季清融雪工作,确保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试点工作的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完善工作调研机制。年初,委领导班子开展了“落实群众路线,促进事业发展”的基层调研活动;7月份,领导班子成员再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服务活动。调研过程中,重点征集有利于市容园林委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重点解决基层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的民计民生问题。同时,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也结合实际,将深入基层调研形成常态化,并将学习研讨所激发出的工作思路转化为推动全委各项任务完成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四是建立督查督办制度。成立委督查专项工作组,对重要部署、重点项目、工作作风、工作业绩进行督查督办。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区委实施办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以严格的程序控制和时限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保障政令畅通。
(五)推进实现五个提升,即公园建设水平再提升、城市管理考核成绩再提升、绿化养管水平再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再提升和党建工作再提升。
一是推进公园建设水平再提升。自2009年至2013年,我委连续打造了河东公园、中山门公园、如意园、体育健身园和文化公园五个精品公园。今年7月1日,提升改造22万平米的桥园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改造后的桥园公园在保留湿地公园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园林景观的主题化,乐园功能的多样化和游艺项目的精品化,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二是推进城市管理考核成绩再提升。借助数字化、科学化的手段,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完善巡查和管理责任制,建立高效能的市容环境处置机制。提升各级道路特别是三、四级道路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的管理水平。研究街道城管科和保洁队的管理新模式,适时探索调整居民区环境卫生扫保的新模式。按照新的《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开展绩效考核。针对我们在市里考核中扣分较多的薄弱环节和点位,开展专项治理考核。三是推进绿化养管水平再提升。继续加大园林绿化的考核监督力度,做好日常绿化养管工作和病虫害防治。结合我委新拟定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等,开展绿化专业培训,巩固提升绿化管理水平。加强卫国道、东南半环快速路等重点道路的绿化养护。结合旧楼区提升改造,对有条件的居民社区实施绿化、甬路景观再提升等工程,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四是推进社会化运作水平再提升。探索实施应急整修制度化、消杀除害标准化、绿化养管精细化和非法广告清除的常态化,提升市容环境面貌。同时,继续提高各基层单位企业公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水平,整合资源,节约成本,为我委后续发展积蓄力量。五是推进党建工作水平再提升。立足服务抓党建,着眼全局抓统筹,突出做好“八个推进提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推进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力;推进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服务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推进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战斗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源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保障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软实力;推进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向心力。
三、以扎实推进各项中心工作为载体,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群众,做好中心工作的目的也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二者相互统一。因此,全委上下积极将群众理念延伸细化到具体工作中,真正做到以活动促进主业,以主业深化活动。
(一)以开门搞活动为主要手段,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开门搞活动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特点,也是坚持群众观点的内在要求。我委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立完善常态化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活动中,委领导班子广泛听取基层职工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没有局限于“四风”方面,还拓展到为民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开通热线电话、设立电子邮箱等多种方式,拓宽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今年桥园公园改造工程中,我委首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公园周边的居民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建议。针对居民群众希望在公园中配置健身设施以及少儿游乐设施的需求,及时纳入改造方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将继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工作沉下去,从细节之处服务群众。
(二)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动力机制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群众的切身感受和满意程度。把群众路线走实,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建设绿荫停车泊位,打造“绿居”精品工程是我委今年又一重点工作。今年,我区绿荫停车位改造工程主要涉及福东北里、凤岐东里、远翠西里、大直沽后台等7个社区。为预防出现部分居民群众对改造提升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我委充分与各街道沟通,逐个街域推进,逐个细节推敲,并将绘制的改造效果图向居民群众公示,耐心做好各项解释工作,争取老百姓最大的认可与支持,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三)以群众诉求点为行动指南,健全群众利益的维护实现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职工和居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对话交流渠道,使其各种诉求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各基层支部要定期上报职工思想动态报告,建立职工思想动态收集、上报、反馈工作制度。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为突破口,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沟通协调,了解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回应基层职工和居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集中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有效化解信访积案,调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真正让基层职工和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
(四)以群众监督权为重要抓手,健全党员干部的履职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深入开展正风肃纪、行政效能明察暗访、违反“八项规定”、纠正机关效能低下、整治窗口部门和审批部门为民办事不力行为等专项治理活动。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全面实施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严禁上班时间串岗、擅离职守,坚决杜绝纪律散漫不严、虚假浮躁不实、奢侈享乐不自律、坐等靠要不进取等不良作风,以改进作风的成效推动各项中心任务优质足量如期完成,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天津河东区区市容园林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