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市县传真

贵州西秀区:抓好“四举措” 整改见实效

2014年10月11日08: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出成果、见实效,西秀区委办公室坚持“四举措”抓好“四风”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

从严从实制定整改方案。按照省委、市委和区委有关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一是找准找实整改问题。认真开展“回头看”,对照基层群众意见,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对照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征集到的批评意见,对照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找准找实症结所在。二是整改措施务实管用。在找准找实顽症所在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整改问题逐条逐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整改办法。领导班子“四风”突出问题制定了12项整改措施,专项整治制定了6项整改措施。三是整改责任落实到位。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每一项整改措施严格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方法、整改时限、整改要求、整改责任人。

攻坚克难开展专项整治。结合区委办职能和工作实际,对“四风”顽症出重拳、下猛药,强力推进专项整治。一是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和规模、严格控制会议时长和参会范围,切实减少陪会现象。大力精简文件,可发可不发的坚决不发;严格审批程序,对文件的起草审核、审批、签发、督办等环节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今年以来,各类会议、文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以上;二是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对基层来办事的人员,坚持做到主动接待、耐心询问、用心帮助,提高群众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区委“窗口”形象。坚决杜绝“冷硬横推拖”等不良行为发生。通过努力,区委办群众满意度提高到了93%以上,居全区第一名。三是整治“三公”经费开支问题。修改完善《中共西秀区委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中共西秀区委办公室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暂行)》等规章制度。加强办公室财务管理,大幅度压缩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维修费、购置费、培训费以及各类工作业务经费支出。今年以来,“三公”经费开支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近70%。四是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的问题。班子成员带头履行节约,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培训考察坚决不批准、不组织;明令禁止工作人员在下基层调研和督查过程中接受土特产、礼品和礼金;公务接待严格按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不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禁止私客公待。今年以来,公务接待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近60%。五是整治“六风一卡”和“会所中的歪风”。再次组织系统学习“六风一卡”以及“会所中的歪风”等相关文件,提高全办党员干部对其危害性的认识,规范其从政行为,从源头上抓好治理,切实把改进作风落实到位。截止目前,经查全办干部职工无一例上述不良行为的发生。六是整治“庸懒散慢浮”问题。严禁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看电影等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参与服务对象安排的各种娱乐活动。坚决查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制定并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区委办关于评优、选优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制度,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奋勇争先。

求真务实推进建章立制。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区委办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在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区相关作风建设规定、搞好工作衔接配套的同时,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新建《中共西秀区办公室学习制度》、《中共西秀区办公室会议制度》、《中共西秀区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制度》等6个制度;修订并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规定》、《公务用车及驾驶员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等11个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机制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真督实促抓好整改落实。区委办坚持“三个力度”不减,督促整改到位。一是“一把手”抓活动力度不减。明确“一把手”为活动第一责任人,督促各分管领导认真履职抓好整改落实,坚持每周向“一把手”汇报整改进展情况,坚持以建台帐落实整改责任。二是督促检查力度不减。坚持对整改落实工作从严把关,全程跟踪督导各科室(局)的整改落实情况,做到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解决的不放过,作风不正之风不纠正的不放过。三是宣传引导力度不减。通过展板、网络、信息、简报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报道一些好做法、好经验,营造良好氛围,着力形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截止目前,西秀媒体宣传报道10余次,编发信息简报68期,制作宣传展板二期。

(西秀党建云平台供稿)

分享到:
(责编:高巍、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