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各活动单位强化问题导向,认真回应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回应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回应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回应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边学边查边改,细化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采取有力措施跟踪推进,确保逐项逐件整改到位,以打硬仗、动真格的态度抓好整改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盯紧“四风”问题抓整改
“他们有时早上到乡镇,下午就回城里,周末更是难见到人。”这是以往三明市沙县部分群众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吐槽”。而如今,在沙县富口镇的村民王小花眼中,已是另一番景象:“干部利用晚间来家访,了解我们的需求,政府办公楼周末晚上也有人值班,找他们办事更方便。”作风转变,让“吐槽”成了点赞。
这些年,“走读”干部日渐引发群众不满。教育实践活动中,沙县出台干部驻乡镇制度,下大力气整改“走读”现象。如今,除制度明文规定的“乡镇干部周一至周四应住在乡镇”、“周五夜间、双休日和节假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有一人在岗带班”等“硬规矩”外,一些乡镇还积极推行“驻村夜访”等自选动作,“走读”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走读”,说白了是“四风”之一的享乐主义作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危害极大。我省紧扣活动主题,将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整改落实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整改工作,首先要抓好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整改,以作风的转变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省委书记尤权强调。
省委常委班子带头念“紧箍咒”,针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出的17条“四风”突出问题和提出的7项整改措施,逐条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省委、省政府领导还深入活动联系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整改的意见建议。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公款吃喝送礼等8个方面问题,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4个方面不正之风和基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我省展开专项整治,把会所中的歪风、培训中心的腐败、裸官问题、干部走读、吃空饷等问题列入整治内容,以重点突破推动作风整体好转。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会议文件、达标评比和节庆会展过多过滥的问题,通过整改,我省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加人员规模;从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严厉整治授牌晋级泛滥等现象。数据显示,第一批活动单位较活动开展前,压缩会议32.1%,压缩文件18.73%;第二批活动单位较活动开展前,压缩会议27.25%,压缩文件16.99%,压缩评比达标表彰活动1794个,减少42.56%。
在整改落实过程中,我省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形成了以上率下、统筹联动、整体推进的整改工作格局。第一批活动单位既主动承接省级领导班子相关整改任务,又主动认领第二批活动反映出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着力解决问题;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主动结合职能职责,坚持上下协力,一竿子插到底,把整改工作落实到基层单位。
上下联动,真抓快改;措施给力,成果显著。如针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我省从上到下都坚持边查边改,不断克服“庸、懒、散”和办事效率低下问题,倡导“马上就办”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76项,减少12.1%;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486项,占审批事项9.22%;全省建立起县乡村各级行政服务中心33393个,查处办事刁难群众典型案例35个,涉及58人。
各地也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整改,让群众看到整改“成绩单”。
借整改落实,福州市开展私人会所清理整顿工作,江滨一号、映山红餐厅、艺博园等8所市民眼中“高大上”的公园餐厅全被关停。福州市纪委还严查党员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私人会所违法设立经营,以及将公园绿地、历史建筑等公共资源变为私人活动场所尤其是私人会所等问题,急刹“会所中的歪风”。福州市马尾区向社会反映强烈的在编不在岗、违反有关规定调离不下编、伪造人员编制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亮剑”,52名在编不在岗人员被清理,其中22人被辞退,5人被责令调出该区。
立足群众关切抓整改
9月,宁德东湖边的高速公路高架桥下,一片绿意盎然,不少市民正在修葺一新的广场中休闲健身。“这里原来是个典型的脏乱片区,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市民刘女士不禁感叹。
宁德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心城区停车难、健身休闲场地少等问题,相关部门利用高速高架桥下废墟建设休闲长廊,增添绿化带和休闲园,并配建300多个停车位,既绿了城市,又解决健身休闲场所和停车难问题,一举多得。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从群众的期盼和愿望出发落实整改举措,着眼便民利民,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让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各地各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举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难办之事——
省卫生厅积极盘活、整合和优化医疗资源存量,围绕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计划将全省床位建设规划目标从按户籍人口计算调整为按常住人口计算;长汀县把压缩的440万元“三公”经费投入农村教育事业,实施农村小学助学项目,让全县735名贫困小学生每天免费吃上鸡蛋、喝上牛奶,10个农村学校食堂也得到改善;德化县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参保难”,将符合“在德化辖区企业务工且连续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满五年”等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及配偶子女纳入新农合范围,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待遇。
解决好基层联系服务群众问题,是强化基层组织的必由之路,各地在整改中也纷纷亮出新招,旨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寿宁县在全县110多个村(社区)设立服务群众工作站,设立包村干部联络员,开展“排查为民事项,服务便民办事;排查矛盾纠纷,服务化解问题;排查困难群众,服务生活保障;排查制约瓶颈,服务经济发展”活动。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先后开展了“小事不出楼”、“十代三帮”等系列活动,做细做深做实群众服务。莆田市荔城区对54个乡镇便民服务事项集中清理,统一规范办理流程,督促相关部门又下放9项审批权限,目前,60多个审批、服务事项群众在乡镇一级就能办理,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要让群众增强安全感、提高满意度,切身感受社会公平正义,还必须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上杭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低保存在人情保、关系保、重复保等现象,开展城乡低保评定不公问题专项整治,查办了5个乡(镇)11名村干部贪污、挤占低保资金案件,建立健全低保民主决策、公开公示、举报核查、责任追究等制度。永泰县对东门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近十年未能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的问题立抓立改,通过特设清理办,开展一站式服务,年底前可以完成两证发放。
聚焦加快发展抓整改
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实践活动中,干部群众反映的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脚步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
一些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乏力,是活动中干部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此,省委召开九届九次全会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扶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出台42条加快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和41条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我省各地也纷纷以落实整改工作来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城乡建设,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南平市围绕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全面实施绿色发展纲要和行动计划;抢抓高铁时代到来重大机遇,加快推进178个总投资1311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新区老区联动发展,全面加快武夷新区和延平新城建设,让群众“每天都会看到新的变化”;推进实施食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工程等产业行动计划,千亿产业风生水起……今年上半年,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在经济运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
龙岩市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抓整改,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区位和老区苏区优势,努力探索“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比如针对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设立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软件等)、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两化融合”。
在整改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还主动深入一线帮扶企业,积极回应企业需求。
以企业反映强烈的融资难题为例,仙游县发挥党员干部作用,由县委组织部与农信联社共同推出党建金融靠前服务方案,选拔40名党员和金融业务骨干组成党建金融指导队,奔赴100家重点企业服务,帮助不少企业成功贷款。泉州市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推动银行业机构创新“无间贷”“年审贷”“年年贷”等续贷无须还本的金融产品,推行工厂化、批量化审贷新模式,满足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等举措,为小微企业构建立体式金融服务体系,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整改落实工作把解决问题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由此带来的崭新变化和务实成效,既拉近了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也为我省扫清了种种歪风邪气,打通了跨越发展之路。(记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