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三服务”确保“最后一公里”畅通

广东肇庆四会连续派出5批近2000人次干部驻村入户

2014年09月24日09:50  来源:南方日报

“新村道前后只用了一个月就竣工通车,筹资近100万元建起全市第一个社区视频监控系统,还有新建垃圾池、路灯等等,没有驻村干部的帮助,是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四会市城中街道高狮社区支部书记邓国森兴奋地向笔者介绍“三服务”工作组驻村3个月的工作成果。

针对农村群众反映最多、最强烈的出行难问题,四会结合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群众“三服务”活动,启动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村村通”工程。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设107.0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055万元,全市1552个自然村实现村道硬底化,村道硬底化覆盖率达85%以上。

而“村村通”工程只是四会开展干部驻村入户“三服务”活动,多层次发力打通联系服务农村基层“最后一公里”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打通“最后一公里”赢赞誉

与道路硬底化“村村通”一并推进的,还有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四会提出要在2016年年底前实现全部自然村通自来水的目标,目前该市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宗,解决了16.4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市987个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

从去年10月开展“三服务”活动以来,四会驻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重点对群众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管理、扶贫开发、基础设施、矛盾纠纷、干群关系等六个方面内容摸底调查,解决实际问题。23日,笔者了解到,四会市第四批“三服务”活动将在9月底结束,在10月紧接着展开第五批“三服务”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已选派4批驻村干部1501人次进入100个行政村、1918个村小组、6.7万户农户中进行摸查帮扶,梳理出群众反映的问题1291个,已解决609个,形成方案正在解决513个,上报市统筹解决169个,投入资金8300万元,惠及24.5万名农民群众。

服务范围从农村扩至城区

与此同时,为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四会还将“三服务”的范围从农村扩大到城区、从农业扩大到工业企业,把直接服务对象从农民延伸到城镇居民。

目前,该市已建立市领导挂点服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制度,加快城区76家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计划3年内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腾出约1700亩土地发展第三产业。为方便企业办事,该市还开全国先河,在南江工业园等6个重点工业园区分批开通了网上办事站,可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排污许可证核发等25项服务事项,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对企业的“零距离”服务。

确保“三服务”工作常态化

四会市委书记袁鹏然告诉笔者,去年6月,四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结合群众反映和领导干部剖析的农村突出问题、干部作风问题,四会市委作出开展“三服务”活动的决策部署,探索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旨在把开展“三服务”活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农村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四会明确提出驻村干部不准擅离驻村岗位、不准收受驻点村群众任何财物、不准接受基层单位宴请、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或帮扶单位支付的任何费用、不准挪用帮扶资金等“五不准”规定,要求驻村干部要住到村里,真正沉下去、接地气、通民情。

为杜绝“一阵风”现象,四会已着手探索和建立“三服务”的后续长效机制。袁鹏然表示,今年开始,四会已将市统筹解决“三服务”问题的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在撤队后不定期进行回访,并通过城乡党组织结对、对口扶贫等方式与所驻村委会形成结对帮扶,建立长期的联系。同时,继续选派干部驻村入户,包括新录用的公务员和拟提拔的股级和科级干部都要求驻村锻炼,每年有300人左右。对优秀驻村干部将优先列入市的各类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确保把“三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记者 谢辉 实习生 吴问胜 通讯员 焦亚邱 丁建国)

分享到:
(责编:张玉、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