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泽永,她首先向记者介绍的不是自己的工作成绩,而是纠正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不准确”信息:“要说关心员工,我本人真没做什么具体的事,只是平时在领导面前替员工说话多一点,所以给大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泽永现在的工作单位——拉萨市暖心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是拉萨市为加快推进城市供暖试点工程,确保供暖供气顺利实施而成立的市属国有企业。在2012年3月调至暖心公司任副总经理之前,泽永作为我区第一批民政学校毕业生,在拉萨市城关区民政局工作了整整23年。
虽然没有做过企业,可泽永心里有一个朴素的概念:“做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才能应对市场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然而刚到新单位的泽永面临的现实情况却是:刚成立的企业如同一张白纸,连办公场地都是临时租借来的,却要在两年内完成别的城市5、6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即到2013年年底,确保拉萨市规划建成区供暖基本全覆盖,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实施,头两年公司全体人员没日没夜地工作,经常加班至凌晨2、3点。
“因为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几乎没有时间来关心员工。而我们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招来的年轻人,他们大老远跑来西藏工作,工资不高,住房、吃饭都是问题,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公司这两年又没有精力为他们组织活动,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归属感和公司的凝聚力,为此我向公司提过几次建议,后来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向公司董事长提意见。”泽永说。
在泽永的建议下,暖心公司正在研究制订员工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员工待遇,公司管理层也表示,今后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多关心职工冷暖,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对“内”,泽永处处替员工着想;对“外”,泽永经常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普通市民,同时站在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工作结合点和突破点,让供暖工程不仅暖身,更加“暖心”。
天然气供暖虽然在区外已十分普及,可在我区还属新生事物,因此在供暖工程建设前期,部分群众对工程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致使项目进展缓慢。
“这明明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群众不理解一定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多年的民政工作经历,为泽永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为了争取群众支持,她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做工作,召集业主、居委会和群众代表,宣传讲解城市供暖通气的意义、供暖工程基本情况、我区相关政策,详细回答群众咨询的供暖收费政策、燃气价格、采暖面积计算方式等具体问题。“遇到居委会有认识的干部还好,他们会帮忙召集群众,一起帮着宣传,在一些新建的小区,有的保安连门都不让我们进,我们只能在小区门外往人多的地方凑,像推销员一样见人就作宣传。”泽永说。
再好的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建设期的各种遗留问题,使得泽永经常成为被“围攻”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小区电线被挖断,有的群众家里物品丢失、损坏,有的出现管道漏水,有的不会使用,还有对户内系统安装不满意的,这些“账”一开始都算到了泽永头上。泽永认为,不管是不是本单位的职责范围,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躲是躲不掉的,依靠别人不如自己主动承担,于是她向单位建议:由公司牵头,召集施工单位、供气单位、灶具供应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安全检查员联合开展工作,在小区设立“暖心服务点”,逐一为群众上门解决各项问题。“实践证明,这个办法虽然慢一点,但效果却很好,群众其实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的问题解决了,怨气消了,自然就支持我们的工作了。”泽永道出了这两年半工作中自己最大的心得体会。
当泽永再次来到小区,向正在愉快休闲的群众了解想法的时候,听到了大部分群众理解、肯定、支持甚至是赞扬的话语。“那一瞬间,我感觉两年半来的所有辛苦、劳累和委屈都值了。”泽永说。(记者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