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党支部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发展,既是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现实的实践问题。解放路小学党支部抓住“服务”这个关键,创新思路,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四贴心”工作法,做到了与学生、家长、教师、党员“四贴心”,真心实意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服务党员,在学生综合提高、家校有效沟通、教师团队培育、党员发挥作用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贴学生心:开“课程超市”,促进学生综合提高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真正满足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需求,解放路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多元发展、综合提高”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设了以“增强孩子学习兴趣”为先导的“课程超市”,依托以培养特长的“345校级社团”、激发兴趣的“596年级社团”和传承文化的“节日课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实现了学校硬件资源、课程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机融合和贯通共享。
一是开设“345”课程,培养特长,塑造个性张扬小能人。“345”谐音展示我,是校级学生社团。学校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担任授课教师,每周二、周五下午开展活动。授课内容以培养学生特长为主,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管乐、合唱、舞蹈、古筝、围棋、书法、足球、网球、轮滑、乒乓、素描、电脑绘画、英语说唱等,在校学生不受年级班级限制,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参加不同的课程,并可以长期参与活动。
二是开设“596”课程,激发兴趣,塑造全面发展小学生。“596”谐音我就乐,是年级学生社团。打破原有的编班模式,孩子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全校六个年级的学生以“走课”的方式全部参与进来。学校安排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授课,每周五下午利用90分钟的时间开展活动,课程涉及文学素养、思维风暴、动手益智、强身健体、艺术熏陶五大系列,全方位、立体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开设节日课程,传承文化,塑造弘扬传统小公民。解放路小学作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开发节日课程,突出思想内涵,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六大传统节日,分别以春节暖他人、元宵话民俗、清明祭英烈、端午诵经典、中秋睦家人、重阳敬老人作为课程主题,让学生从小就了解传统节日、感悟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
解放路小学内容多元、载体多样的“课程超市”,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了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而且扩大了家长、学者等社会群体的参与度。学校在推进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赢得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而且也收获了斐然的成绩:舞蹈社团的《空巢的孩子》荣获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艺术展演一等奖;乒乓社团在全国创新杯比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并连续四年获得徐州市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名;合唱社团荣获徐州市首届群众合唱节金奖。
二贴家长心:绘“家长地图”,增进家校有效沟通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集聚同向教育合力,做到学校与家庭相辅相成,就必须深入了解家长需求,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互动。解放路小学在家校联系上进行大胆尝试,本着“尊重家长、服务家长”的原则,精心设计“家长地图”,绘出家校有效沟通的路线图。
一是绘“家庭走访地图”,拉近家校距离。家访是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家访让学校走进学生家门,更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解放路小学积极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家校携手育新人”活动,要求所有教师绘制“家庭走访地图”,定期对所教学生进行逐一家访。学校将每周教师业务自学时间定为教师家访时间,改变了过去教师家访占用休息时间的做法,保证了教师家访的时间。“家庭走访地图”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做好家访的积极性。徐州市“家长心目中的十佳老师”王海玲设计了个性化的“家庭走访地图”,根据学生住址划分出片区,每次家访根据设计的路线走访几个家庭,提高了家访效率。王老师的足迹走遍了班上每一位孩子的家庭,孩子们高兴,家长们也深受感动,把她当成了无话不谈的倾诉对象。在王海玲老师的影响下,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有了自己的家访地图。同时,学校向每位学生家长发放了《家校联系簿》,家长针对家访情况认真填写反馈意见,给老师提建议,给孩子提希望。一张小小的“家庭走访地图”,把阳光般的师爱洒向每个家庭,老师们更耐心、更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从心理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促进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二是绘“家校互动地图”,展示开放教育。解放路小学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采取自愿和推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审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请家长代表监督学校工作,评价教学成效,完善了学校决策机制和评价机制。学校每季度向家长下发《学校活动一览表》,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愿意参加的学校活动。学校统筹安排,邀请家长参加活动,打破了只有在“家长开放日”家长才能到校与学生、老师一起参加活动的传统。与此同时,学校树立“大课堂”观念,把校内教育活动积极向外延展到每一个家庭。针对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困惑,通过家长选题、学校搭台、专家传经的方式,定期邀请教育专家面向家长开设免费讲座,既让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也让家长通过交流探讨相互借鉴,从而更有效地做好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辅相成。
三是绘“家长网络地图”,搭建交流平台。解放路小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绘制出家长网络联系图,与家长真诚沟通,将工作做细做实,使家校交流互动更便捷、更快速、更全面。学校在网站上设立“家长学校”专版,及时进行公开校务;开设“家教讲坛”栏目,将最新的教育咨询、最权威的专家观点上传至专栏,方便家长查阅学习;开通网上“校长信箱”,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倾听家长心声,了解家长需求,做好家长服务。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创新家校网络互动模式,拓展形式,丰富内容,开展多渠道、多层次校外教育活动。一些青年教师以网络为依托,建立了班级博客、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多样的互动平台,不仅符合80后年轻家长的新习惯,更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家长地图”的绘制,开辟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空间,构建了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平台,畅通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渠道。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学校能够更及时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不仅化解了家校之间可能产生的误解,而且使学校的工作赢得了家长的充分理解与大力支持。一张“家长地图”让学校与家庭实现了无缝链接,凝聚了教育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进一步增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贴教师心:摆“教师擂台”,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解放路小学立足教师岗位、立足高效课堂,搭平台、摆擂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多层级催化教师的职业增值,使教师自觉、自愿地融入“成长—成才—成功”三部曲。
一是拜名师,结对子,助推年轻教师。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解放路小学大力实施“1+1”工程,积极探索培养青年教师的新路子。“1+1”工程就是给每一位青年教师选派两个成长导师,一位是本校的党员干部,他们和新入职的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政治思想上为青年教师把方向;一位是市内外的知名教师、专家、教研员,在教学业务上为他们的提供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快速成长。(建议充实成效方面内容或典型事例)
二是做项目,打基础,培养骨干教师。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有序开展“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积极实施课堂观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等教育培训,培养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实验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原本对项目一知半解的教师,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相关的书籍。工作之余他们一边学习如何做课题,一边吸收教育理论知识。图书室、阅览室、书店成了教师最爱光顾的场所,教育网站成了他们孜孜不倦学习的课堂。他们深入学习魏书生、任小艾、丁如许等全国著名教师的成功经验,对教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班级管理有了科学的把握。他们深学细研各种教育理论,打好理论基础和知识铺垫,逐步理清了课题项目的研究思路,在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的基础上,加强科研项目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重全面,强能力,打造名师队伍。“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为了给快速成长的优秀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解放路小学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聘请省小语会理事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袁浩为工作室顾问,省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李伟忠,省外知名特级教师孙庆博等为工作室特聘专家。这些导师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引领着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青年教师们更是以满腔热情,一丝不苟地向导师们学习。青春的激情在学校的沃土上奔跃着,播种快乐,收获希望。(建议充实成效或典型事例内容)
现在,解放路小学的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人人有项目,骨干教师人人参与项目,良好科研氛围初步形成。2013年,名师工作室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小主人 大愿景”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10月份此项课题通过申批,并被认定为省重点科研项目。全校已有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7个。(建议充实内容)
四贴党员心:抓“支部建设”,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抓好党支部建设,是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解放路小学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在理论学习、工作方法、制度建设上创新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是以科学理论指导支部建设。解放路小学党支部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重要位置,引导支部党员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支部定期开展专题集中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他们整理了《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汇编》发给全体党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人人精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指导文件选编》、《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等必读书目。对照理论理想、党纪党章、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支部组织开展“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撰写体会文章,带头反思查摆“四风”问题,做到即知即改、立改立行,带动全校党员教师切实提高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用“三问”洗礼思想,凭“五心”服务群众,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二是以科学方法推进支部建设。支部实行校级干部包挂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包挂年级组,年级组包挂一线教师;支部书记包挂支委,支委包挂党员,党员包挂教师的“两个层面三包挂”体系,引导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发展为了大家、发展靠大家、发展大家共荣”的理念,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和打造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精兵强将。学校党支部领导班子以“六个一”为载体,每人包挂一个党小组,指导党建工作;每人结对一名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引领,在业务上指导;每人联系一个困难学生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每人主持一个科研课题,带头营造科研兴校的氛围;每周听一节推门课,深入课堂了解教学“五认真”落实情况;每学期开展一次“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专题调研,形成可行性提案向教代会提交,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了解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困难,把党支部打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以科学制度保障支部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党支部把制度建设作为办好现代化名校的必备条件。在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对“四风”问题抽薪止沸,正本清源。学校党支部根据群众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建立完善了支部生活、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在常规管理中,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校园安全责任制,并汇编成《解放路小学制度汇编》。在建立完善制度的同时,切实强化制度的落实,党支部以“三零”活动为抓手,做到执行零条件、错误零容忍、处置零身份,切实提高科学制度的执行力,进一步压缩制度的自由裁量空间,使之不因人的因素而改变。
解放路小学党支部“四贴心”工作法,核心是“贴心服务”,本质上是“开门办学提质量、加强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法。“四贴心”工作法的创新探索,拉近了党支部与学生、与家长、与教师、与党员的距离,通过“贴心服务”满足了学生、家长、教师、党员的需求,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实现了以支部建设促进学校发展,以优良党风促进校风教风学风转变,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