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征集

荆州沙市区:开展“三创三业”活动增强村党组织服务功能

2014年09月11日16: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着眼于提升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在全区开展“三创三业”活动,通过扶持村党组织领头创产业、引导党员带头创事业、帮助困难群众努力创家业,着力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展为群众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一、扶持党组织创产业,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建立激励机制,政策扶持促发展。建立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制度,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给予奖励。建立部门联系村工作机制,实行经济部门联穷村、党群部门联弱村、执法部门联乱村,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近年来,全区共落实各类帮扶项目143个,帮扶资金350万元。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薄弱村,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口联系,从区直机关选派14名优秀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区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已超过90%,其中4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二是依托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带动促发展。各村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组建产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上的优势,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指导农民集约经营、规模生产。村级组织通过资产入股、价格利差、利润分红等形式,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同时,也开拓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全区依托现有的瓜果、蔬菜、水产、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建立各类农村协会党支部、产业基地党支部12个,覆盖全区50%以上农村劳动力党员,合作组织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更加突出。观音垱镇北河村通过成立御达长湖水产品运输专业合作社,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年外销水产品300多万公斤,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过6万元。三是优化发展模式,因村制宜促发展。全区总结推广合作经济、休闲农庄、代办服务、空壳村资产置换等多种发展模式,指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现代农庄、开展代办服务、注册发展公司等方式发展村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近郊村立新乡荆江村通过成立荆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个体民营企业强强联合,实行股份制开发房地产项目,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引导党员创事业,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干事创业促发展。一是引导优秀党员充实班子创事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农村优秀党员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引导他们在服务群众、建设新农村中建功立业。对经济薄弱村,重点选用懂经济、善经营、会发展的经济能人,积极带领群众培育富民强村新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矛盾问题积累严重的村,重点选用公道正派、依法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关沮镇清河村原本是一个债务严重的薄弱村,村级班子软弱涣散,是个名副其实的后进村,该村优秀党员唐文云上任后,通过建基地、引企业、强管理,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村级债务得到化解,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跃居全镇先进行列。二是引导外出党员回乡创业促发展。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中实施“回乡创业”工程,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能人党员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岑河镇桂花村党员李友清积极响应号召,回乡创办宏达塑膜包装有限公司,发展针纺织配套产业,目前企业年产值达到700万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80余人。三是引导普通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年龄和特长,设置创业致富示范岗、村务管理监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信息咨询服务岗等岗位。按照党员自愿认岗、支部定岗的方法,组织农村无职党员认领相应岗位。通过制定目标责任、开展岗位竞赛、树立先进典型等多种措施,引导普通党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群众办实事2180多件。立新乡东岳村在沙北新区拆迁工作中,充分发挥老党员作用,组成拆迁政策宣传队,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拆迁政策,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促进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帮助困难家庭创家业,促进群众创业就业。在全区大力实施“百姓创家业”项目,对困难家庭实行技能培训、小额贷款资金、跟踪服务三位一体帮扶,帮助他们增强创业就业能力。一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创业本领。结合群众创业需要,采取“企校联合、训岗结合”的办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竞争意识、经营管理能力的系统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要领。2014年,全区先后组织开展技能培训8场次,培训700多人次。同时,区农业局、科技局、水产局等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服务团,定期组织送技术信息到基地,现场解决创业农民的技术问题。二是贴息贷款支持,解决资金瓶颈。对符合创业条件的项目,每个提供2-5万元无担保政府贴息贷款,利息由区政府代还;对有一定实力、项目前景好的提供5—30万低息贷款,政府代还一半利息,有效解决了创业户资金瓶颈。同时,积极协调市区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为创业户减免办证费用、减免税收。今年,全区共发放贴息贷款3150万元,扶持创业户600余户。杨安庆一家原是双下岗职工,多次争要低保,后来在“百创”项目的支持下开办了塑料瓶盖厂,不仅解决了个人生活困难问题,而且安置了5名下岗失业人员。三是开展跟踪服务,确保创业成功率。按照每个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名机关干部、一套帮扶方案的要求,建立了区“四大家”领导和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创业项目制度,对创业项目实施“一对一”全程跟踪帮扶指导。帮扶干部按照帮及时办证、帮信息提供、帮市场分析、帮技术指导、帮协调服务“五帮”的要求,定期上门了解业务经营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解决创业者缺乏经营经验、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和困难,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企业家、政府部门领导,组成专家咨询服务团,设置《创业帮扶工作服务卡》和《专家会诊表》,为创业户提供咨询和指导,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区工商联发挥联系企业的优势,发动执委成员与创业户开展对口帮扶,指导生产经营,帮助开拓市场,切实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分享到:
(责编:秦华、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