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州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分层分类对常规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三堂会审”,助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箭落靶心”。
常规问题,因地制宜“议审”。一是划分责任议审。围绕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召开党支部、党小组会议,结合职责分工,组织党员对班子、成员及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议审,提出初步的整改意见。二是划清主次议审。围绕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召开党委(党组)、党工委扩大会议,分清主次对班子及成员自身存在的顽瘴痼疾进行议审,提出明晰的整改思路。三是划定范围议审。围绕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两方案一计划”,把整改项目与人对应、与事对应,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到目前,全州各级党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常规性问题议审会议280余次;立学立改问题2270余个; 帮助困难群众4210户23500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866件(次);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3000余件(次)。
热点问题,分类施策“清审”。一是参照项目清审。以解决政治上坚强和“四风”问题为重点,结合整风肃纪专项活动的开展,对不作为、乱作为、“四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人难找)、挥霍浪费、奢靡享乐、公车私用、与民争利问题进行清审。二是按照时限清审。紧扣整改时限,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执法不公、责任心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软弱无力、优亲厚友等问题进行清审。三是依照进程清审。在深入落实中央部署“7+4”专项整治任务的同时,组成3个明访督查组,对干部“走读”、“吃空饷”、违反政治纪律、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优亲厚友、文风会风、“三公经费”消费等问题进行清审。到目前,全州清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件、处分20人;清理“吃空饷”177人;清理领导干部多占用办公用房1278平方米,干部违规占用政策性住房550人10660平方米,补交资金106万元;清理干部违规占用富民安居房、定居兴牧房共78人,补缴资金211.62万元;清查违法开荒和违法圈占土地10986宗、208646亩,整改违法开荒和违法圈占土地10848宗、194407.32亩,收缴罚款和租赁金515.96万元;清查违规享受低保284户488人;清理违规处置保障性住房398套;1—7月份,全州“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4.6%;减少全州性会议18次,文件简报同比减少10%以上。
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复审”。一是结合难度复审。紧扣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召开从方向、政策、观念、体制、制度等入手,对班子的“两方案一计划”和个人的整改措施进行复审,对目前能够解决的马上办,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限期办,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防止短期效应,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迎合群众复审。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目前有条件解决的老大难特别是信访积案中反映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复审,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防止矛盾积压,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综合计划复审。从整顿建强基层组织、落实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服务群众体系等方面入手,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完善县级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和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村和社区便民服务站点三级服务平台等工作,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进行综合复审,构建直接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防止前紧后松,推动整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到目前,全州确定“短平快”民生项目61个,落实补助资金8753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910万元,受益农牧民509户;立案查处涉嫌违法经营种子案11起,查处涉案种子1.95吨,处罚金9500元;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8个,制定“两方案一计划”初稿1790余套。
(新疆克州公格尔之窗党建云平台供稿 杨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