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针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干部,紧紧围绕群众满意目标,创新服务群众方式,转变群众观念,提升工作能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强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成果。
开展党员承诺活动。一是树立群众观念。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上红色党课、集中教育培训、群众路线演讲比赛、群众路线主题宣讲、抗灾事迹报告会、群众路线主题征文、一把手群众路线电视访谈等8项增强群众观念主题活动,开展活动450余场次。二是明确承诺内容。对即办事项、帮(代)办事项、上门服务事项的服务流程在党务政务服务大厅(中心、站)“三上墙”,重点收录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18个部门79项服务内容、办理流程、提供材料,及县直部门、乡镇对应负责此项工作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使服务人员一次讲准、说清事;三是主动公开承诺。在习水县电视台、《习水报》、公开栏开设“三晒两评一报告”专栏,公示公开服务、承诺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强化农民技能培训。一是“双向式”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邀请贵州大学、遵义职院专家教授举办专题培训,组织2000余名县乡村干部赴重庆、成都等地观摩学习。二是“组团式”服务。从农牧部门选派70名“农技特派员”组成4支“农技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组团式”农技服务,指导解决烤烟生产、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问题241件。三是“见习式”辅导。将同民镇农业产业蔬菜园区等4个“共产党员示范园区”确定为农民就业辅导基地,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实践锻炼。
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开展“县乡”结对帮学活动,组织2所中学结成帮扶学校、12所城乡小学学生结成“手拉手”对子。整合三关爱、团委、妇联、总工会、扶贫、残联、教育科技等部门资源,通过开展“金秋助学”、“爱心助学”、“春蕾计划”等助学活动,帮助500多名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一是建立服务区点。300多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队确定1个服务责任区,每名党员志愿者确定1个服务站点,在所辖区域、站点开展志愿服务。二是开通服务热线。在习水党建网开设党员志愿服务专栏,公布县党员志愿服务热线电话和每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热线服务电话;每名党员志愿者发放“志愿服务联系卡”,办理群众咨询5000多次。三是开展志愿服务。建立星期六“志愿服务日”制度,开展义务劳动、扶老助残等服务活动8000余次。
创新基层政治体系。推行“四事”基层工作法,组织5098名党员、干部集中问事,悉心询问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建立群众说事台账。对群众说事内容,能现场办理、答复的,现场予以解决;对不能现场解决的,明确责任人,限期办理回复;对重大事项“民主议事”通过后,建立干部理事台帐,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梳理解决群众反映的人畜饮水、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热点难点问题3400多件。同时,对群众说事台帐、民主议事台帐、干部理事台帐等以村为单位,通过公开栏、群众会、广播定期向群众公开;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低保评定、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四风”等问题,从责任明确、分解到人、解决时限到处理回复等全过程公开。
规范农合医疗基金。一是开展专项督查。整合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乡镇联动协作工作组,牵头组织卫监、财政、审计、人社等单位,采取跨区域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全县新农合资金进行专项督查,发现涉嫌挪用、垫支参合、违规收费等案件问题线索15个,涉及资金总额19.8251万元,追回套取合医资金近3万元。二是规范基金运行。规范新农合资金的安排使用、报账拨付及管理等情况,发现并责令限期整改不合理检查、 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不公开公示,政策宣传不到位,病历、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和现象67起。
(贵州省习水县党建云平台供稿——任家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