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贾汪区人民法院围绕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深刻自我剖析,扎扎实实进行整改,取得实效。
严以律己提升业务水准
一是强化廉洁自律。针对安检、立案、人民法庭等服务窗口下发文件,要求服务人员一律着制服上岗,开庭、调解必须着制服。印发了《公正廉洁司法监督告知书》,将法院廉洁规定、举报电话、信箱等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对法官在纪律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二是严肃审判纪律。针对当事人反映的“法院工作人员有开庭迟到现象”问题,区法院要求安检人员提前20分钟上班,法官提前10分钟到庭。针对法院工作人员在立案、诉讼、执行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对可以立即整改的,责成相关人员限时整改;对不能立即解决的,加紧调研,作出规划安排。如执行工作正在着手调研购置执法仪,将执行活动和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便于监督,使执行工作更加规范化。三是主动自我加压。实行信访工作院领导接待日和院领导处理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和网上信访,做到件件登记、事事落实、件件回复反馈。将原来每月一天导诉日改为每天都安排一名科级中层干部坐守导诉台,接受当事人咨询,指导群众备齐办理案件所需资料等,并为群众把关涉诉事项是否可以立案,及时通报已立案事项进展情况,并帮助立案窗口分担材料审核工作。5月2日,针对群众在“一把手零障碍网络服务厅”提出的意见,院长直接回复,并安排人员即时着手解决,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效果。四是严格公务管理。针对过去存在的个别领导干部公车私用问题,已按照区委规定严禁公车私用;公务接待以节俭为原则,主要集中在院食堂接待,个别在区定点饭店接待,“三公经费”与去年相比大幅减少。
宽以待人改善服务质量
一是给办案人员减包袱。针对法院工作人员反映强烈的“唯指标论英雄”问题,区法院班子研究后认为,确实不符合审判客观规律和基层工作实际,应及时刹车,经上级法院批准,已暂停对办案人员审判绩效指标考核,让办案人员休养生息,使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一系列问题得到明显改观。二是为上诉群众强服务。针对诉讼服务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区法院着手建设了诉讼文书送达信息平台,既方便法官送达法律文书,又方便当事人接收文书。针对当事人反映的“从乡镇大老远来到法院,赶上中午下班,没地方休息,只能在外面风吹雨淋”的问题,区法院决定在工作日中午12点到下午14点期间,开放立案大厅安顿当事人,并安排人员值守,接受当事人咨询,指点他们到相应窗口办理业务,节省时间。三是让出庭律师“一卡通”。针对律师提出的“法院门难进”的问题,为所有驻贾律师每人制作了一张“一卡通”,律师们凭卡可顺利进入法院办公区、法庭、餐厅等区域,提高了工作效率。
便民司法秉持公平正义
一是强化宗旨服务意识。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全区法院工作人员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放下身份,走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了解百姓诉求,从而找准工作方向。二是积极送法下基层。组织全区法院系统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大吴法庭抽调干警到集市、田间地头宣传农户种植、经营有关法律意识,争取将涉诉风险化解在源头。今年以来,全区法院系统共下基层15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万余份。三是开通涉农诉讼“绿色通道”。对辖区内涉农诉讼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今年1月的一个早晨,耿集办事处耿庆山、周佩等十九户草莓种植户来到塔山法庭起诉耿川飞、郑尊明大棚塑料薄膜质量问题。草莓大棚内因雾气太大产生滴水,造成草莓腐烂,在与耿飞、郑尊明协商未果后,草莓种植户集体到法庭起诉。王夫军、杨绪浩两位庭长了解情况后,安排干警实地勘察情况,并通知耿飞、郑尊明参与诉前调解。该庭干警放弃午休,耐心细致地释法、调解,当天中午13时许,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耿川飞、郑尊明同意赔偿草莓种植户每个大棚1200元,使纠纷及时化解。
(贾汪区党建云平台 沙礓 王素华 应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