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创新建立“415”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主动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全天候让群众监督”,着力打造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改进作风的“长期路线图”。
“四个一”让干群沟通“无障碍”。针对农村党群联系渠道不畅、服务群众效能不高、社会管理功能不全等问题,江苏省扬中市探索建立以“一组一员、一家一档、一户一卡、一人一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向群众工作一线,着力打通党群干群之间“最后一米”。一组一员,织好社情民意“信息网”。按照“多层次、广覆盖、每百人配备1名”的原则,选取3060余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和村民小组长担任民情信息员,通过召开民情信息分析会等途径科学研判、分类处置,将大量矛盾直接解决在基层,化解在首办环节。截止目前,共收集办理民情信息15800余条,一次性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96%以上。一家一档,把握民生需求“晴雨表”。组织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为全市12万余户居民家庭建立家庭发展档案,做到思想动态、就业状况、劳动技能、收入支出、家庭需求“五清楚”。以家庭为单元构建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实行家庭信息跟踪管理、群众诉求全程服务,把服务和管理延伸到“最末梢”。目前,该市人均GDP已超10万元,人均居民储蓄余额保持全省前三,已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贫困家庭。一户一卡,开好党群联系“直通车。各村(社区)向辖区内所有组织和农户家庭发放民情联系卡13万余张,动态公开干部联系方式、职责分工以及“水电工、木瓦工”等代理服务事项,对群众来电实行“首问负责”和“代理服务”。“四个一”机制推行以来,受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总量下降22%,集体越访总量下降33%,社会公共安全指数达到98%以上。一人一区,种好网格管理“承包地”。各村(社区)党委与包片干部签订责任状,以一百户左右家庭为单位,建立党员干部包片责任区,实施网格管理,明确政策宣传、任务落实、联系群众、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五包”责任,确保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目前,全市共建立包片责任区766个,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7650余件。
“一联一”让为民服务“无时限”。联系群众全覆盖,是为了服务群众全方位。今年,扬中市将“一联一”活动全面升级,组织全市22000余名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联系报到,将结对信息在社区(村)党委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要求广大党员在结对活动过程中做到“四个必到”,即上级有重大文件政策出台后必到结对家庭宣讲,重大节假日期间必到结对家庭走访,获悉群众突发变故必到结对家庭帮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必到结对家庭排查,同时通过及时填写记录卡纪实掌握活动情况,切实推动广大党员主动联系服务群众。该市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帮扶,更结合不同类型家庭的不同需求,侧重思想帮扶、政治帮扶、信息服务等内容,让广大党员与结对户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关心慰问,力争每年帮助结对服务家庭解决3至4个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开展党员联户活动的基础上,该市同时开展机关部门与村“一联一”结对活动,将市级机关各部门与全市79个村(社区)进行一对一结对,更好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五个一”让群众监督“无死角”。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该市在全市所有在职科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干部监督进社区“五个一”活动,让外部监督、群众监督、身边监督延伸到底、不留死角。一是签订一份承诺。在职科级领导干部填写个人登记表并签定接受群众监督个人承诺书,到常居住社区(村)报到登记,亮明身份。二是推行一项公示。由社区(村)党组织根据报到情况,将本居住区内领导干部基本信息和监督内容在社区(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填写一张记实表。由社区(村)党组织将核实了解和掌握的领导干部社区(村)表现情况记入表现记实表,于年底交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四是建立一支群众监督员队伍。社区(村)党组织根据住社区(村)领导干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聘请一定数量的群众监督员,协助开展监督工作。五是组织一次询考。对拟提拔使用为科级干部的人选,市委组织部在考察期间,将赴其常居住社区(村),就其“八小时外”在居住地表现情况,征求社区(村)党组织和部分群众监督员的意见。
今年,为了更好地发挥“五个一”机制的作用,该市让领导干部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组织生活、民情分析会、联系群众家庭等活动,督促领导干部带头约束自身行为,赢得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