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征集

江苏如东:构建“114”工作模式 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

2014年08月27日09: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主题设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如东县委坚持以“服务”为主线,以“服务态度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群众零距离”为主题,以“有地方办事、有人员干事、有办法成事”为目标,在农村探索推行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推行‘四式’服务”为主要内容的“114”工作模式,努力构建“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管理全过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

【载体创意】

创设“114”工作模式,旨在以规范阵地来拓展服务功能,以建强队伍来提升服务素能,以优化方法来增强服务效能,在深入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进而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越位”处“退位”,在“缺位”处“补位”,最终实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双赢”效果。

【过程方法】

1.抓实基础,建优服务阵地。坚持“四化”目标,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规划设计科学化。立足村居布局,按照“便于群众办事、便于活动开展、便于作用发挥”的原则,选择村域中心位置、交通干线两侧、群众集聚区域等,精心规划村级服务中心布点,合理设置服务功能分区。硬件建设标准化。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模式,通过“财政挤、社会募、能人捐”的方式破解资金瓶颈,先后筹资1.52亿元,推进村级阵地建设全覆盖,并达到硬件设施、内外设置、办公设备“三统一”。内部管理规范化。围绕“服务职责落实、服务内容全面、服务过程公开、服务成效明显”的目标,研究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按星定级、奖优罚劣、规范管理。服务功能集约化。整合服务资源,拓展党员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五大”服务功能,形成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商业服务、农民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日益增多的服务需求。

2.抓住关键,建强服务队伍。打造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摸准群众需求。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系统梳理出基层最急、最需、最盼解决的涉及“基础设施、发展致富、技能培训、矛盾调解、困难救助”等5大类48项基本服务需求,明确了服务方向。坚持多元组建。以党员村干部为骨干,以大学生村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等为主体,通过摸底排查,宣传发动,镇村联动,社会化招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县形成272支5600人规模的服务队伍,并坚持做到动态管理、常量稳定、活动正常。科学设岗定责。依据镇村实际,精心设置“富民强村指导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环境整治督查员、治安维稳巡视员”等服务岗位,确保群众服务需求全覆盖。坚持因岗定责、因人定岗,开展“志愿者岗位认领”活动,确保“人岗相宜”。强化日常管理。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党员志愿者“学本领、练内功、优服务”。加大考核力度,开展岗内互评和群众评议,促进党员志愿者“在岗、在行、在状态”。

3.抓牢重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一站式”定点服务。全面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在固定服务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服务职责,公示服务流程,丰富服务项目,建立来人接待、办事接转、跟踪督查等制度,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各类服务,做到一站式受理、定点式服务。“代理式”定人服务。根据党员志愿者的居住地、工作地、产业链或个人意愿划分“代理责任区”,实施“网格式”代理,使每户群众都有明确的代理人。组织志愿者向责任区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告知代理人姓名、联系电话以及服务内容,随时接受代理咨询和服务监督。“菜单式”定题服务。精心设计贴近群众需求的“服务菜单”,多形式公示“菜单”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设立意见箱,开展座谈走访,定期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调整和更新“服务菜单”。畅通服务诉求,开通“点单热线”,让群众根据需求“点题下单”,志愿者“按单服务”。“主题式”定时服务。紧扣农村工作周期性特点和基层群众季节性需求,依据镇村月度重点工作安排,围绕“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假期留守儿童关爱、伏季休渔转产培训”等内容,按月确定服务专题,适时为群众提供相应服务。

【成效反响】

推进“114”工作模式以来,全县5600名党员志愿者,依托23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先后发放便民服务卡12万张,走访群众48341人次,代理代办群众事项12854件,化解疑难事务和矛盾纠纷1793起,提供各类服务55399人次。在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密切了党群血肉联系,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激发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人民日报》理论版推介我县经验做法,《中国组织人事报》整版深度报导,《组织人事报》、《组工研究》作了专题宣传。

【工作启示】

1.必须坚定面向基层的服务方向。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只有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任务,以基层需求为根本方向,以人民满意为检验标准,才能真正将党组织植根群众心中,让群众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党的关怀与温暖,进而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2.必须强化基层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是服务群众的主体。强化主体地位,就是要以党组织为纽带,激发广大党员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推动党员带群众、群众促党员,让党员在为民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共享服务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组织的温暖,使“服务”真正成为主观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3.必须培养素质高强的骨干队伍。队伍强,则服务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紧扣“懂服务、愿服务、爱服务”的目标,建立“一线锻炼、一线考核、一线选拔”的培养机制,促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强的服务骨干队伍,不断为服务型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4.必须创新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针对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实际,围绕“服务思路清、服务方向明、服务举措新、服务成效显”的总体目标,打造形质兼备、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做到既遵循客观规律,又体现创新精神,既切合基层实际,又贴近群众需求。只有这样的活动载体,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服务效果。

5.必须形成功能完善的长效机制。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服务群众就要下力气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同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服务的常态化和高效率,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彰显生机与活力。

分享到:
(责编:秦华、乔业琼)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