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山东省高唐县结合过来务实管用的有效做法,围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了“三联三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即党员干部联系特困户,提升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第一书记”工作组联系村党支部,提升农村基层工作水平;党员志愿服务团队联系示范点,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干部优势转化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高唐县连续三年获全市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访问第一名。
党员干部联系特困户送温暖,提升困难群众生活水平。自2008年来,就启动了 “1+6”群众帮扶工作和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在职县科级干部和骨干企业负责人,分别帮扶一个城市困难户、一个农村困难户、一个贫困学生、一个孤寡老人、一个孤儿和一个残疾人。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深化,把帮扶范围延伸到老党员、困难党员等。全县34名县级干部、556名县直部门科级干部、企业管理层人员带头帮包困难家庭,与2260名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覆盖了全县各层面的弱势群体。党员干部将印有自己工作单位、职务及联系电话的联系卡留给帮扶对象,每月与联系对象沟通一次,患病住院、红白喜事、邻里纠纷、重大灾情、重大节日、有需求六个必访。坚持分类施救,有针对性解决实际困难,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困难家庭,帮助其发展生产、积极就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委规定每个困难家庭不脱贫,联系干部不脱钩,如果领导干部职务变化,由接任者替补帮扶。同时,对困难家庭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调整。目前,累计为帮扶对象解决困难3980个,送去救助金490余万元,衣被6900余件;提供致富项目153个,帮助109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23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第一书记”工作组联系村党支部送良策,提升农村基层工作水平。从2012年起,按照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选派202名县科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到薄弱村任“第一书记”,围绕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管用制度、有活动场所、有满意服务的目标,建立“第一书记”、联络员、大学生村官“三位一体”的包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工作组将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张贴在村务公开栏。工作组每周到村工作1天,开一次支部会,记录2篇民情日记;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上一次党课;每半年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撰写一篇调研材料。为所帮扶村至少培养1名后备干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开展“双联双覆盖”活动, “第一书记”所在单位的党员联系帮包村的所有党员,农村党员联系村里所有群众,实现所有农村党员和所有农户两个“全覆盖”。全县4864名机关党员结对16369名农村党员,16369名农村党员结合个人实际与9万农户结对。对年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的村,由各镇街选派“第一书记”。清平镇沈庄村“第一书记”、县园林局局长李民帮助村里建起30余亩抗盐碱苗木基地,年集体增收60多万元。今年以来,全县培养农村后备干部94名,架设桥梁13座,打机井58眼,修缮村级场所27处,帮助29个村清理了财务,培养致富带头户493户,建立合作社13个,转移富余劳动力980余人。
党员志愿者团队联系示范点送服务,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完善县行政服务大厅、镇街便民服务大厅、村级代办点的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开展了党员志愿团队服务活动。县直部门组织本部门党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开通民情服务热线,公开电子邮箱,方便群众联系。各服务团队每月至少到示范点联系1次。农口部门开展送科技活动,与种养加工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结成对子,加强技术指导。经贸部门开展送政策活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上级和县里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政法部门开展送法律到镇街、村(社区)、学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解疑释惑。宣传部门牵头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活动,辅导农村群众文艺队伍,组建流动爱心医院,免费为群众看病查体。开展千名教师牵手贫困生活动。目前,全县成立23支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县农业局成立了由13名农技专家组成的“杜立芝党员志愿服务团队”,联系80名技术指导员,辐射 800户示范户,为群众解决难题180余个,举办集中培训20余场次,热线咨询280余次。县畜牧局成立了15人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每人联系1个企业,3个养殖户,每周和养殖户见面一次,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健全完善务实管用制度,提升工作执行力。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长效机制,让执行落实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把“三联三提升”工作作为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纳入年度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党员干部选拔任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每月对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情况进行电话抽查,选择一个镇街召开“第一书记”调度会,召开一次党员志愿服务团队调度会,采取月抽查、季通报、半年检查小结或观摩分析点评、年终评议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对工作优秀、业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力、敷衍塞责导致工作不落实、任务完不成的问责追究。建立工作述职制度,“第一书记”工作组每半年在支部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大会上公开述职,接受评议。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每半年接一次受评议。评议结果、工作实绩及表现记入个人档案。建立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公布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聘请社情民意观察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分析研判机制,各部门、各镇(街)每月召开班子会议,分包县级领导参加,分析研判村情民意,总结工作得失,提出对策建议。第一书记工作组通过梳理下基层调研情况,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农村垃圾堆积成山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今年将建成14处镇街垃圾转运站,各村建立保洁员队伍,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和运输车辆,通过“户集、村收、镇(街)运输、县处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