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党员干部带好头,农村发展不用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滦县在农村推行了“强村富民我带头”工作法,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得到彰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强村富民我带头”工作法背景及动因
滦县着眼于解决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三不”薄弱环节,探索推行了“强村富民我带头”工作法。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强”。村内开展组织活动只靠支部几个人,对党员作用的发挥缺乏必要引导和有效带动。个别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氛围不浓,有的支部书记习惯于“命令式”、“家长式”管理,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对农村发展支撑能力不够。二是部分农村干部骨干带头作用“不突出”。部分村干部大局意识淡化,对集体发展不关心,缺乏群众观念、公仆意识,责任感、事业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服务意识差,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公益事业等方面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帮助解决,引起群众不满。三是个别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党员,带不带领其他党员和群众致富、如何带、带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觉行动,缺乏科学规范的帮带机制和管理体系;一些党员虽然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但却缺乏具体帮带思路;还有个别先富起来的党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化,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观念淡薄,缺少带动群众致富的动力。
二、“强村富民我带头”工作法主要内容
(一)书记带干部,建强领导班子。农村支部书记发挥表率作用,影响带动村“两委”干部一起干事业、谋发展。一是重学习提素质。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动村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村干部论坛等活动,提高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二是勤谈心促团结。实行定期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书记带头维护好与村班子成员间团结,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一个人”能动性转化为“一班人”积极性。三是创先进谋发展。通过召开“两委”会讨论、赴先进地区观摩等形式,书记主动引导村班子带头谋划发展思路、领办致富项目。
(二)干部带党员,打造过硬队伍。农村干部发挥骨干作用,带头引导党员服务群众。一是做承诺明职责。村干部带头进行勤廉承诺,将任期和年度目标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增强村干部想事、干事的动力。二是多恳谈促和谐。由村干部带领党员对群众进行走访,主动与群众恳谈交流,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增强党员服务群众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解纠纷保稳定。村干部实行坐班制度,带领党员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信访隐患,维护了农村稳定。
(三)党员带群众,带富一方百姓。农村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一是领富路助增收。致富党员通过“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等支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二是倡文明正风气。党员自觉规范言行,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带动群众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三是优服务当标兵。党员发挥自身特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群众积极投身村内建设和公益事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强村富民我带头”工作法成效及意义
“强村富民我带头”工作法为密切干群党群关系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符合农村变革的趋势,操作简便,实在、管用、抓得住,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带出了基层党组织新活力。工作法激发了农村党组织忧患和竞争意识,“两委”班子团结氛围进一步浓厚,工作活力明显增强。响嘡镇大司营村支部书记王贵牵头,带领村干部组建了苗木专业合作社,吸纳78户党员群众入股,每年分取红利,让群众得到了实惠。目前,全县遴选出24个村作为党建示范村,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了“一面红旗带一片”的浓厚氛围。
(二)带出了党员干部队伍新形象。工作法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感到决策有了底气、工作有了抓手、发展有了思路、行动有了方向,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化解矛盾问题的水平、抓好基层党建的劲头,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拥护和好评。
(三)带出了群众增收致富新门路。农村党员通过与群众结对帮扶,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富裕。目前,全县共确定党员创业示范基地66个,党员中心户719户,落实示范项目335个,呈现出“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良好格局。古马庄镇古马村农民党员侯晓满,带动全村及周边300多户群众发展棚菜生产,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亩,每亩收入1万多元。
(四)带出了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之间、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之间定期开展谈心、恳谈活动,有效消除了矛盾隐患,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响嘡镇闫庄村退休党员崔绍会,坚持义务为村民讲政策、做宣传、调矛盾、解纠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力地促进了村内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干部党员共开展恳谈活动5300多人次,恳谈对象达1.7万多人,化解各类矛盾15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五)带出了建设美丽乡村新热潮。工作法增强了党员干部干事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洽了干群关系,为农村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广大群众建设家乡、改变村庄面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截至目前,全县463个村街道全部硬化,有237个村完成了“户户通”工程,建设垃圾填埋场7个、垃圾填埋坑362个,解决了441个村、4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沼气池3.7万个,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在全县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