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主题的设计
港头镇草柄村土地面积1253亩,人口1385人,党员28名。近年来,草柄村党支部针对村党建基础薄弱、班子软弱涣散、民主管理不完善等实际情况,实施“三个一”工作法,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党员群众主体作用,形成在村党支部引导下民主治村的良好局面,从一个落后的后进村转变成为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也一跃成为福清市“五星级”党组织、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活动载体的创意
草柄村坚持其主要内容为党支部积极探索“农户+党支部+互助社”三位一体的党建新模式,打造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实行“三合一会议”制,建立村民理事会,形成了一个“决策执行分离”的机制;充分发挥一套《村规民约》的作用,逐步形成了村民依法民主自治的良性循环,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实施的主要方式方法
一是探索一个党建工作模式。村党支部立足实际,采取党支部与农户、经济体发展“三位一体”的党建新模式,即党支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创办、领导农民合作互助社,引导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并为协会进行政策引导与协调服务;另一方面对参加互助社的农户进行宣传发动,组织技术培训,最后发展互助社中的经济能手入党,实现党支部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近年来,村党支部吸收了6名致富能人和优秀分子为党员,并培养6名党员致富能手为村干部。
二是形成一个“决策与执行分离”的机制。借鉴公司管理理念,形成了“决策执行分离”的机制。在决策方面实行“三合一”会议制,即:党支部定期召开由党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三合一”会议,村里每一项决策都要由会议通过,并进行公示才能生效。在事务执行上实行理事会制度,村里每做一个项目,就由“三合一”会议民主推举村里的党员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有专长的村民组成相应的理事会并张榜公告,项目理事会是村里每个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各个项目运作,而“三合一”会议则负责动态监督和审计。
三是充分发挥一套《村规民约》作用。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是草柄村的重要法宝。每年年初或年底,草柄村党支部都会根据实际需要,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其作为全体村民的行为守则,使管理有章可循,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村规民约的约束力。草柄村村规民约中的16条约定,大到对计生户的扶持,小到对宴席的菜单、办丧事的花圈数量限制,以及卫生保洁、花草爱护等等。
四、成效和反响
草柄村实施“三个一”工作法,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推动了草柄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是乡村治理更加规范。这种公开、公正、公平的“决策与执行分离”的机制,让党组织、理事会树立了威信,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让村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实行“一户一宅”等制度成为现实,使私下买卖土地和非法占地的现象得以消除,才能顺利拆除46栋百年旧房老屋和37座近现代民宅,拆除面积达19820平方米,建起了龙湖公园,而且实现“零补偿、零上访”。
二是宜居村庄呼之欲出。占地15亩的龙湖公园拔地而起,灯光广场、梅珠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路径和塑胶篮球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通过拆违还绿、见缝插绿方式,广植树木花草,建成名贵树木环村林荫大道、景观路灯大道和多处小公园、小绿地,极大丰富了村庄的绿化景观。380多亩的设施农业大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实现闲置的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鼓起了农民的腰包。
三是文明乡风纷呈涌现。村规民约对土地、建房、计划生育、乡风公俗等做出一系列明文规定,并进行推广宣教,将其作为全体村民的文明守则。村规民约将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定为全村的团圆节。团圆节晚上,除了举办集体用餐和文艺演出外,还表彰每年涌现的道德模范。如有每年事业有成、乐善好施的成功乡亲、家庭和睦的“五好家庭”、弘扬传统美德的“好媳妇”、“好儿女”、“好妯娌”以及敬业爱村的“好村民”,其中就有获评2012“‘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的替亡父还债的孝子黄贺乐。
五、工作启示
一是农村工作要把群众需要摆在第一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求富裕、求做主、求幸福的需求。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是服务,关键在多办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并长期坚持。
二是农村工作要注重发挥“领头雁”作用。草柄村的成功与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勇密不可分。村里人由衷称赞他是“四不书记”:为村民办事不辞辛劳,做村民思想工作不厌其烦,面对各种矛盾和压力不屈不挠,对各种不义之财及小恩小惠不屑一顾,真正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村党支部书记的这种以身作则、真诚奉献的作风,才能带好村“两委”队伍,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农村工作要注重建好机制,按规章办事。草柄村通过多年的努力,摸索出了在决策方面实行“三合一”会议制,在事务执行上实行理事会制度,在民主管理上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在民主监督上实行决议事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这些机制符合村情实际,可操作性、可行性强,把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起来,让群众真正成为“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