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云龙立足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工作中改进方式方法,着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渴望的重、难点问题,切实提升服务群众质量。
改进群众矛盾问题处理方式,搭建党员干部“有为”平台。一是针对群众矛盾问题的化解,创新实行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民情收集、梳理、分析、办理机制。在解决群众最实际的问题困难和解决矛盾纠纷上,采用“分类分层分级”处理的办法,由县级部门、乡镇、村、组每月按时梳理问题困难和矛盾,及时分层梳理,分级解决,办理方式参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方式进行,尽力所能及之心,办力所能及之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针对新时期农村矛盾纠纷凸显、突发事件居多的情况,各基层党组织整合地区党员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等主要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 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抢险救灾、矿山协调、综治维稳、村容整治和创业致富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改进领导干部监督方式,构建领导干部“有畏”机制。一是推行领导干部在媒体“露脸”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制度,同时,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加大对承诺工作事项的督查和跟踪问效,将承诺事项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管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树模、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推动干部服务群众的倒逼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二是组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督查组,形成一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一套领导班子、一个推进工作督查组的工作机制,力促领导干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谋经济发展、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上,各种“急、难、险、重”问题的处理上,做到率先垂范,靠前指挥。
(云龙党建云平台供稿 施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