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网友声音

请群众“批阅”整改“试卷”才最具说服力

梁雅芹

2014年08月26日16: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整改落实”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群众对整改效果是否满意,是衡量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为防止问题整改只说不做,停在面上,深不下去,做成夹生饭,就要经常晒晒整改“成绩单”,让群众做“主角”,当“裁判”,打“分数”。

“整改落实”是体现活动成果的关键环节。能不能拧紧思想“总开关”,找准行动“着力点”,祛除思想“禁忌症”,关键要看“整改落实”有没有反馈评价和倒逼问责机制。只有将强化后的“宗旨意识”体现到党的决策部署中,将提升后的“服务态度”融入为民办事一线,将整改后的“民生实事”落实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参与、监督、评判,才能不失信于民。

真抓实干,在群众“眼皮底下”整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的“眼皮底下”开展,破解整改难题一样需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把脉会诊”,让群众决定怎么整,怎么改。面对群众的“意见簿”和“问题台账”,如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蜻蜓点水、避重就轻,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化解不掉矛盾,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群众的监督“眼光”不仅是压力,更是防止整改不深不实、浮在面上、流于形式的“防腐剂”“紧箍咒”,越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的利益,活动越能取得实效。

常晒 “成绩单”,以“群众脸色”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标准。群众脸色是真实感情的流露,整改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成效是否显著要由群众评判。各单位要经常晒晒整改的“成绩单”,让群众“评头论足”,群众的大白话、大实话、心里话,是党员干部听民意、聚民智、察言举、鉴得失的镜鉴材料,更是进一步提高整改效果的智慧源泉。党员干部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劲头、“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抓实问题整改,实行逐一“销号办结”,群众满意一件销号一件,对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责令重新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要切实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改,用看的见、摸得着的实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分享到:
(责编:黄策舆、谢磊)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