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征集

陕西麟游:推行“334”工作法构建服务群众新机制

2014年08月25日14: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麟游县针对全县贫困人口多,农户居住分散,农村交通不便,农民群众办事难等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推行以“三个平台支撑多样化服务、三支队伍提供组团化服务、四项制度保障便民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334”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着力提升镇村两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积极构建贫困山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新机制,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明显效果。

一、 背景与缘由

在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中,县委通过深入调研,掌握到全县农村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职能亟待转变。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税费改革后,镇村“催粮要款”等工作任务自然消失了,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弱化,群众对服务的需求日趋增大,需要镇村两级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构建亲民、便民、为民的平台和体系,发挥镇(乡)村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引导作用,尽快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二是农村基层干部能力亟待提升、作风亟待改进。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树立得不够牢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能力不足、意识不强、方法不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高,有逐渐脱离群众的现象,在联系服务群众接力跑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掉棒”的潜在风险。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加强教育,牢树群众观点,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刚性制度约束,让农村基层干部自觉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是服务群众的体系和场所不健全。过去由于镇干部驻村包点任务重,工作流动性大,加上分散办公,相互缺乏衔接配套,办事无章可循,群众办事不是找不到门、就是找不到人,误时误工开支大。基层群众呼吁建立“一站式”窗口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各类事项,规范办事程序,确保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办事。

四是乡镇撤并后,农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突出。麟游县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原来的16个乡镇撤并为7个镇,镇域跨度和面积成倍增大,服务群众的半径显著增加,加之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群众办事难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撤并乡镇的一些残疾人和年老体弱群众来乡镇办事十分不便。

县委在深入剖析后认为,要破解上述难题,就要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建强服务队伍为关键,积极构建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探索试点的基础上,坚持把“334“工作法作为农村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载体,在全县镇村两级全面推行,通过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镇村两级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二、做法与成效

麟游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存在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工作载体,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子。

一是“三个平台”支撑“多样化”服务,增强镇党委服务群众的带动力。以强化乡镇服务功能为重点,着力探索建立全面覆盖、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乡镇服务群众工作新体系。固定平台规范化。整合劳动保障、民政、财政等资源,在全县7个镇和100个村分别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站,形成镇村两级“一窗受理,后台运作,上下联动,分层服务”的便民服务网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将各项制度、服务事项、服务内容以挂牌形式进行全面公开,做到让群众对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五个清楚”。按照人卡对应的原则,把工作人员姓名、职责、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信息印制在便民服务卡上,发送给每个群众,便于群众联系与监督。今年以来,通过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大厅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690件;移动平台经常化。全县7个镇全部开通了“便民服务车”,把便民服务车到村时间、地点、办事项目、联系电话等制作成便民服务卡,发放每个农户并在村两委会等群众密集区张贴,使群众提前知道便民服务车到村时间和地点。每周定时定点逐村上门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办事困难的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将民政救济款物、家电补贴、政策补贴、养老补助等送到群众手中,将代办的证卡等交付群众,做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目前,7个镇的便民服务车共开展上门服务200多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300多项;信息平台多元化。以镇为单位建立了农户家庭信息库,建成了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群众编发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强农惠农政策、灾害性天气预报、农副产品购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今年以来,已编发各类农事、法律和实用技术信息近1万条。

二是“三支队伍”提供“组团化”服务,增强镇干部服务群众的战斗力。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结合机关干部个人特长,采取群众点名、个人申领、组织审定等方式,把镇机关干部分别编入产业发展服务队、文化活动服务队和扶贫帮困服务队,为群众提供针对性服务,变“单一服务”为“组团服务”。产业发展服务队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强产业、促增收作为主基调,以帮助群众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推广农业技术、增加群众收入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三联系三服务”活动,每支服务队联系一个农业主导产业基地村、一个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每名队员联系一户农业主导产业示范户,为群众开展政策、技术、信息服务,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今年以来,全县7个镇的产业服务队共开展现场技术培训240场次,印发技术资料6000多份,提供信息400多条,培育主导产业基地村26个,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园31个;文化活动服务队把欢乐送到村庄院落。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为主旋律,以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凝聚和谐稳定的正能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任务,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年举办一次全镇社火比赛、秦腔演唱比赛,为每个村建立一支文化队伍,每半月开展一次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在各镇文化服务队的引导下,全县已建立村级秧歌队29个,秦腔自乐班49个,社火队76个,举办各类活动230多场次;扶贫帮困服务队把关爱送到群众心坎上。建立困难群众档案,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开展“五必到、五必助”活动,即重大节日必到、生病住院必到、红白喜事必到、家庭变故必到、矛盾问题必到,衣食不足必助、因困辍学必助、大病重病必助、高龄老人必助、突发事件必助,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三是“四项制度”保障“便民化”服务,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约束力。在全县镇村干部中全面推行坐班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服务考评四项制度,将服务链条延伸到村组、农户,使群众办事更为便捷。建立镇村干部坐班制。每个镇公共服务大厅设立13个便民服务窗口,镇干部每周二、四、五集中坐班3天,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每人每周在村公共服务站轮流坐班,为群众开展各项服务。建立村干部上门服务制。各村建立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档案,由村干部结对联系,定期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及时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家中。建立村干部代办制。通过电话询问、入户走访等形式收集群众委托办理事项,并进行造册登记,在镇上参加会议或镇便民服务车到村服务时,由村干部集中办理,并负责将代办结果送到群众手中。建立村干部服务考评制。每季度通过自评、互评、群众代表评议、镇党委考评的办法,对村干部坐班、上门、代理服务工作情况作出优秀、合格、不合格档次评价,考评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布,年终综合评定,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报酬待遇、评优树模等相挂钩,严格奖惩兑现,调动了村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共识与体会

通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构建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共识和体会:

一是建好平台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和水平的基础。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离不开必要的场所和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帮助建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有效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二是完善体系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和水平的重点。建立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是农村基层组织顺利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客观要求。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和水平,必须牢牢把握完善服务体系这个重点,积极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重点,以村(社区)便民服务服务站(点)为依托的服务群众的组织体系,并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畅通服务渠道,努力实现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是建强队伍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和水平的关键。建立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基层干部队伍尤其是带头人队伍,是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力量所在。麟游县启动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利用2-3年时间,使全县50岁以下50%以上的村干部达到大专或中专以上学历,同时,从县级机关、事业单位选派1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组织软弱涣散村、扶贫开发重点村、低收入村担任“第一书记”,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实践表明,群众观念强、服务能力强、充满活力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中坚力量。

四是形成长效机制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和水平的根本。制度管根本、利长远,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是加强为民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麟游县建立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将村级运转经费提高到每村每年1万元,村干部报酬提高到人均每年1.3万元,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保障水平,建立镇村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考核奖惩制度,引导基层组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实现了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化和规范化。

分享到:
(责编:秦华、权娟)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