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征集

黑龙江龙江县:“1+3”群众工作法创新服务群众工作

2014年08月25日13: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自中央提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龙江县从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入手,构建并深入推行了“1+3”群众工作法,创新了农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科学机制,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1+3”群众工作法,即: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平台——群众之家,三项机制——民情下访、民事代理和民生在线。“1+3”群众工作法是集中干部群众智慧,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的一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系统工作方法,它的基础是平台建设,关键是健全工作机制,核心是走群众路线,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要求是务实高效,保障是简政放权,目标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主要做法

1、建立群众之家,以小舞台撑起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大平台。坚持“群众即是家人”的理念,在县政务中心和乡镇建设了大厅式、窗口式等各具特色的群众之家15个,在社区、村级和农林牧场建立居民之家8个、农民之家157个、农工之家7个,构建了群众之家、服务窗口、代理中心“三位一体”的服务群众新格局。走近群众之家,扑面而来的是那幅贴心的标语:累了您就歇歇脚,渴了您就喝杯茶,气了您就消消火,难了您就说句话,这里就是咱的家!群众之家精心设置了休息区、办公区和活动区,建立挂牌上岗、微笑服务、首问负责和书记信箱等制度,实行一站式接待、阳光化办公、代理式服务,强化信访接待功能,县财政每年拨付党建经费300多万元,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东屋西屋找、楼上楼下跑”的问题,推到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全县共接待群众74900人次,化解矛盾2681件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9230件次。

2、推行民情下访,用小机制畅通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大通道。深入开展民情下访,使党员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实行下访式服务,通过下访转作风、连民心、解难题、问民计。县直部门包乡镇,县乡村三级干部包屯包点联户联社区联企业联合作社,构建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实行《民情日记》、民情联系卡制度,把包屯干部基本信息在村屯公示。基层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县直部门干部每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0天,乡镇干部不少于30天,村级和社区干部不少于50天,健全问题收集、整理、处理和反馈工作流程,采取现场办公、下访服务车、下访服务日等形式,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全县4200名党员干部与13450户群众结成对子,深入基层13.5万人次,解决实际问题7230件次。

3、实施民事代理,靠小角色撬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大杠杆。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代办机制,在自然屯和居民小组设立代办点1083个,设立受理员负责接待群众咨询和代理事项组件工作;在农民之家、居民之家和农工之家建立代办站172个,设立专职代办员,县乡村干部全部兼任代办员;在乡镇群众之家建立代理中心,在县级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构建了一体运行、无缝对接的县乡村屯四级代理代办网络。根据群众需求和干部能力,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90项事务纳入代理范围,实行村民委托、全程代理、无偿服务,由县财政每年划拨400多万元专项资金,切实让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办事不出屯,打通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县共为群众代理代办5.3万件,为群众节省交通、就餐、隐形支出等费用1400多万元。

4、构建民生在线,借小网络丰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大内容。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民生在线远程服务机制。把各级群众之家的服务体系、服务项目、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和办结时限等内容在网上公示,打造阳光政务;投资90多万元,开发网上办公软件,采取外网申报、内网审批的办法,为群众提供网上审批服务,减少办事成本;设立在线咨询服务专栏,推行网上即时交流和沟通互动,搭建了网上沟通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手机信息技术,延伸建立了政务110信息平台,设置热线电话,对舆情信息、社会矛盾和群众诉求及时介入,妥善处理。全县共规范行政审批项目251项,减少办事要件68件,精简办事环节143项,缩短办结时限140项,下放权力6项,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二、成效与反响

“1+3”群众工作法已在全县14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和社区推广开来,创新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开辟了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新局面。一是转变了服务方式,解决了实际问题。通过实施“1+3”,各级党员干部丰富充实了服务基层群众的方法,全面掌握了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破解了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二是化解了社会矛盾,增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实施“1+3”,民情下访,认亲戚,交朋友,办实事,搞服务,群众掏心窝子地与党员干部相处,搭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一些信访矛盾也通过感情沟通逐步化解。三是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实施“1+3”,政府各部门简政放权,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发展服务,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教育了党员干部,锤炼了过硬队伍。通过实施“1+3”,广大党员干部走走基层,探民情,解民意,更多的参与到服务群众之中,与群众亲密接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锻炼了过硬队伍。

三、重要启示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1+3”群众工作法已经成为龙江县农村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机制,充分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也为加强新形势下乡村治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1+3”群众工作法是转变作风、夯实为民服务基础的好方法,不仅改变了干部消极懈怠,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不良行为,还转变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方式。同时,部门职能也得到了转变,由管理变服务,由被动变主动,由简单变系统,服务到位到家,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启示之二:“1+3”群众工作法是塑造形象、优化为民服务环境的好方法,不仅塑造了行业风清气正、高效服务、依法执政的良好风气,还塑造了党员党性坚定、率先垂范、心系群众、敬业奉献、敢于担当的为民形象,也促使党员干部尽心竭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启示之三:“1+3”群众工作法是建章立制、规范为民服务管理的好方法,不仅建立健全了公约管理、网格管理、行业管理等社会管理新机制,建立了志愿服务、下访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群众新机制,也建立了简政放权、网上审批、效能监察等优化环境新机制,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群众办事有保障、方便快捷。

启示之四:“1+3”群众工作法是密切群众关系、疏通为民服务渠道的好方法,不仅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创新了服务群众的方式,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维护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分享到:
(责编:秦华、权娟)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