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做好这一环节工作,是活动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的重要保障,搞得不好,容易使活动成效打折缩水,甚至使前期的努力付之东流。笔者认为,做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必须念好“五字诀”、弹好协奏曲。
“准”。发力精准,才能虎虎生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必须找准问题并深挖根源,明确目标定位,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类不分层,更不能“病急乱投医”,必须准确定位、找准穴位、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分类施治,紧盯“四风”顽瘴痼疾彻底改,分层分类解决重点问题,推进专项整治不留“死角”,彻底根治“四风”,坚决纠正“为官不为”不良作风,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攻坚克难解决好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是教育实践活动不偏不虚不空、不走过场的必要条件。越是到了最后环节、冲刺阶段、决战时期,越不能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要严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不搞选择性整改、打折性落实,要严格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要强化领导和督导,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克服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对有问题不整改、大问题小整改、边整改边反弹的,要约谈提醒、批评指出、督促问责。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对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既要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纪律规定严肃处理,又要慎重稳妥,防止简单粗糙。
“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更是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所必须把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不是搭建空中楼阁,必须务实扎实求实,务求实效建章立制。要把中央出台的制度承接好,对需要配套的,要制定和完善配套制度;对需要细化的,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规定。要结合实际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防止短期效应。制度建设要务实管用,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防止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对那些重数量轻质量、简单照搬照抄、重复建设甚至搞制度作秀的,要坚决叫停。
“狠”。作风问题,积弊已久,之所以容易反复、难以清除,说白了,还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牵扯到一些既得者的利益藩篱,在整治的过程中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所导致的。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狠下心来、狠抓落实。绝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无底线的“一路绿灯”。要敢于向自己亮剑,拿自己开刀,不回避问题、不让矛盾积压、不给群众心里添堵。要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充分运用巡视、审计和干部考察等成果,对违纪违规违法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搞例外、绝不姑息迁就。对顶风违纪的,实行“一案双查”。
“韧”。作风建设,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持续用力、打好持久战。对于“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着不让,一抓到底。要突出经常抓抓经常、长效抓抓长效,努力形成管长远、利长远的长效工作机制,绝不能因为问题多、矛盾大、任务重,而产生倦怠心理、厌战情绪,或者一曝十寒,时紧时松,缺少韧劲,导致整改落实“落空”、建章立制“短效”,甚至无功而返、无效而终。要不断强化打“持久战”的意识,有锲而不舍、常抓不懈的恒心和毅力,订长谱、用长劲;有“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决做到不抓到底不回头、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达目的誓不休。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甩开膀子干。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突出的是真功夫、强调的是实作为。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坚定的执行理念,把功夫放在真抓实干上,抓好整改落实、完善建章立制,以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